送营销人一颗“四品”大力丸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飘柔,舒肤佳
  • 发布时间:2015-08-26 13:15

  最近我一直想和各位同仁探讨定位战略,而且要结合互联网发展和时代背景来讲。这几年被互联网思维一闹,感觉又有很多新体会、新困惑,估计还得再去学习交流思辨一番。

  在我看来,定位战略本来是很实在的。但接触得少,很多人就感觉它高深得厉害。

  观念是个好东西,但观念需要很好地落地执行才有意义。把观念分解成有意义的战术才对企业经营有帮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战略”转变为“战术”。

  结合所研究的定位理论,我曾提出过“四品”理论,算是一个营销人可以补的大力丸,四品即“品名、品类、品性、品项”。

  一个产品做成类型产品的代表,它就成为了“品牌”。消费者认识品牌最直观的方式是通过“名字”(品名),这即是第一品,案名即战略。比如飘柔、舒肤佳等,一听就知道是用来干嘛的。

  第二品是“品性”,是指每一个产品必须要有清晰的特性。从房地产项目来讲,比如绿城的“品质”,龙湖的“服务”,万达的“商业”,都属于产品本身特有的品性,而且早巳被市场认同。

  说白了,“品性”就是一个项目在消费者心中的特有标签。如果消费者说,我心里的你没个性,惨也!

  第三个“品”是“品项”,消费者在接触一个产品的时候,最先可能是从广告、“品牌”的联想、产品的“品性”差异化开始关注,但最终与消费者产生关系的还是产品本身。

  营销和拍摄电影没有什么两样,一部卖座的电影,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谁是主演,大牌明星往往是票房成功的最大保障。对于房地产营销而言,产品就是那个大明星。

  还有一“品”,是营销入最容易忽略的,“品类”。在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必须清晰地表达你的产品归属,你是谁?是别墅?是豪宅?是洋房?将你的品类和品性有机组合,才是你项目的整体认识。尤其是一个新品类,你一定要说出来,否则概念满天,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明确“品类”归属,寻找“品性”差异,建立“品项”支持,最终形成“品牌”。以上四品,皆不可或缺。如果服务的项目四个“品”都跟不上,无论你们怎么努力,结果都是:然并卵,你懂的!

  文/沈光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