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集体看空中国车市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大众,福特,日产,现代
  • 发布时间:2015-09-09 09:05

  月上旬的一天,北京西五环内的一家长安马自达4S店里,近70辆在官方新闻稿中定调为“持续热销中”的马自达CX-5新车,停满了整个4S店门口的停车厂,由于库存新车实在太多,长安马自达4S店不得不将对面同一投资人开设的长安福特4S店停车场占据一部分区域。

  对于销量规模已经跨过百万辆门槛的汽车合资公司而言,比如北京现代,一旦市场节奏出现问题就只能效仿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官降计划跟进启动。

  8月3日,北京现代启动了过去八年来的第一次官方降价,针对两款主力车型ix35和全新胜达的降价最高达3万元。第二天,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亲自参加了北京现代2015年战略新车全新途胜的试驾活动。这一次,中韩高层少见的没有举杯大喊“大卖”。因为在此时的北京现代顺义工厂库存区内,尚停满了未发出去的ix35。

  与此同时,“以性价比为最大优势的韩系车都降价了”的消息瞬间成了车企“真的撑不下去了”的信号,也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陷入整体危机的又一力证。

  和刘智丰一样,几乎所有的车企老总都没有料到2015年的中国车市会“冷”得这么快。这场寒流甚至已经开始快速波及全球车市,进入7月,包括大众、福特、日产、现代等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纷纷下调全年销量预期。而被认为逆势增长的自主品牌同样启动自我预警。如果说一年前,车企们还在为调低销量目标而找临时性的借口的话,那么今年,谁先调低产销目标则已经成为决定谁能最先恢复元气的关键。“现在这种情形是谁都没有料到的,不光车企迷茫,包括很多专家、行业分析师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分析和预测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过度扩张、长期以产定销的必然结果,他希望车企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重新建立由需求决定的产业链。“这是中国车市转型的大时代,标志着买方市场正式形成。这个转型过程会很痛苦,但这是大势所趋。”

  在痛苦中清醒

  “有几个点是我们没有想到的”,8月4日,在内蒙古海拉尔一个蒙古包里,坐在媒体对面的刘智丰难以抑制地开始对当下糟糕的车市进行“吐槽”:“第一是预计到轿车市场会增速放缓,但没有想到整个轿车市场会出现负增长;第二是没有想到大众通用会率先发动官降;第三没有想到轿车的负增长中恰恰是低端轿车负增长会更严重。

  这三个“没想到”让北京现代在今年二季度急转直下。在刘智丰看来,这是不应该发生的,“北京现代对今年市场的严峻形势有认真的思考,年初已经预计到市场不乐观。”他表示,北京现代已经是所有企业里规划目标最保守的厂家,从去年的112万辆到今年的116万辆,只提升不到3%。因此,就算车市再不景气,借助ix25、第九代索纳塔,以及全新途胜三款车,北京现代至少是能保住这3%的增幅的。

  可他没想到,车市不景气到还没等全新途胜上市,北京现代两大主力SUV已经无法支撑其增长预期。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销售510229辆,同比下降了7.7%,仅占其全年总目标的43%。在厂商销量排行榜中的位置也由去年同期的第五下滑至第六名。韩国现代汽车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称,由于中国及其它市场表现不佳,该公司利润遭遇了24%的大幅下滑。

  对于此次官方降价,刘智丰给出的解释是为了给下个月上市的全新途胜腾出空间,但坦言直接的压力来自与竞品的价格“碾压”。轿车市场的增长乏力导致唯一高增长的SUV领域竞争愈加惨烈,广丰汉兰达、长安福特锐界等竞争车型的低价上市迫使北京现代不得不降价迎战。

  事实上,在位列前十的合资车企中只有四家上半年销量实现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全年销量增长预期从7%下调至3%后,怎么安然度过这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大调整期让众多车企老总夜不能寐。“除非国家出台刺激汽车增长的政策,否则今年整个汽车市场很难达到往年一样的大增长。”刘智丰称,降价、调整月度销量目标、取消新旧车型两代同堂的做法,都是为了适应这场猝不及防的中国车市大调整。

  这种彷徨最直接地反应在了企业的应对上。与以往一样,降价成为刺激市场的首选手段。早在北京现代之前,包括南北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各主流合资车企都已经通过一轮前赴后继的降价潮来尝试救市。但由于官方降价不过是向已经存在的终端促销价看齐。因此效果甚微,而并未停止下滑的销量数据也显示,这一剂曾屡试不爽的良药这次并不管用。“从中国当前的市场来看,产能释放过度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沈进军称,对企业来讲,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调整生产计划,其次是调整价格,改变经销商价格倒挂的现象。而单纯降价很难起到救市效果。

  巨头集体看空

  正如沈进军所言,在降价潮延续的同时,降低产销目标已经成为又一轮救市策略的核心。

  7月31日,全新福特福克斯高调上市,长安福特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淳玮意气风发,他预计全新福克斯会在中级车市场延续已经持续了十年的销售辉煌,中国车市的短暂低迷并不会影响消费者“有了钱一定会买车”的消费观。

  但就在此前几天,美国福特总部却拉响了警报。一份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悲观预期报告称,由于包括经济增速放缓、车辆限牌以及股市震荡等多个因素导致汽车销量下滑,今年中国汽车销量或面临15年来首次负增长。为此,福特将中国2015年的汽车销量预期从2450万至2650万辆的范围下调至2400万至2450万辆的范围。

  同样,由于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3.9%,德国大众在日前发布的财报中调低了全年盈利预期;日产考虑到中国市场的不确定而放弃了对2015财年的业绩预测;现代汽车也表示将对在华销量目标进行调整。与总部调整相比,宝马、奥迪等豪车品牌直接下调合资车企全年产销目标的做法则更为直接。

  不仅跨国车企调产,自主品牌上海汽车近期也传出产销目标由24万辆下调至19万—20万辆的消息。

  清库减负,让经销商快跑

  “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在调整,不管是商务政策,还是渠道建设”,在沈进军看来,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但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经销商是关键的一环”,他指出,“汽车产能盲目扩张,在经济下滑、消费需求萎缩时不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这是造成这次市场崩盘的根源”。

  沈进军如数家珍的推导接下来的链条式反应,“厂家一味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车卖不出去导致库存高企、经销商资金链断掉、四处融资导致资金成本过高,吞噬利润。最后不得不低价倾销车辆,进一步导致库存车贬值。最终导致经销商亏损、难以生存。”

  在沈进军看来,根治了“高库存”,经销商的服务意识会更强,良性循环也就会形成。记者了解到,除了调整产销目标,降低经销商压力,包括奥迪、捷豹路虎在内的厂家已经启动对经销商的又一轮补贴。其中,捷豹路虎明确表示将降低经销商销售目标,并专门拿出5亿元到6亿元作为额外补贴;奥迪也补贴10亿元给经销商。

  除了暂时性的补贴,更多解决渠道困境的方法都在尝试中。记者获悉,北京现代已经与易车达成协议,后者将买断2万台索八库存车。“我们优先启动1万台索八网上直销计划,另外1万台看效果再决定何时启动。”刘智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尽快清库索八是为了给第九代索纳塔提振销量“让路”。

  “在市场转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由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整”,沈进军表示,2008年的美国汽车市场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转型,全美24000家汽车经销商在一年间缩减至17000家,但此后又增长至19000家。他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将经历同样的淘汰与新生。

  文/刘晓林 高飞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