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章容易被转发?
- 来源:信息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心理学,文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08 09:34
虽然人人爱分享,但每天接受海量信息,总不可能见一篇转一篇。除了话题有趣、文章好看,就没别的因素了?
沃顿商学院的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和助手凯瑟琳.米克曼一起就“内容分享”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两人搜罗了6个月间出现在《纽约时报》上的近7000篇文章。结果发现,“转发文章”真的有迹可循——积极的文章和令人担忧、生气的文章更容易被转发。
在《纽约时报》上,像“纽约城坠入爱河的新人们”这样积极的新闻就比像“明星动物管理员之死”这种消极的新闻更受欢迎,也更多的占据了流行新闻排行榜的前列位置。
还有让人生气和担忧的话题,也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你一定见过《震惊中国的XXXX》,“不转倒霉三年”之类的文章。其实,这说明你正处在“唤醒”状态。人们处在唤醒状态时,自律神经会被激活,更能促进传播行为。简单来说,正是唤醒决定了一条信息是否会被传播。
除了生气与担忧具备较高的唤醒性,能有唤醒效果的情绪也有积极向上的,比如敬畏、和幽默等。
炫富可以理解,那自黑呢?
当然,也有些文章并不是靠“唤醒”获得高转发量的。这些文章通常比格很高,人们转发是为了获得类似于“哇,你懂得好多”的赞美。
在伯杰看来,这是人们在努力获得网络环境中的社交货币。社交货币就像现实生活中买商品或服务的钱,能帮助人们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更多好评和积极印象。
出乎人们意料的信息就很容易“赚”得社交货币。假如你发现了什么违背常理的新事物,你是保守这个秘密,还是会告诉朋友呢?比如“每个人一生平均会花两周的时间站在交通灯前”,“你知道微笑时皱眉能够消耗卡路里吗”,你是不是也觉得有趣,希望转发给朋友,告诉他们自己是冷知识大王呢。
同理,还有一种就是游戏。游戏闯关会让人们看起来比别人聪明和睿智。还记得几步围住神经猫掀翻朋友圈吗,不就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用的步数最少吗。
人们都喜欢被赞美,所以,秀智商、秀阅历、甚至秀颜值、秀土豪、秀贴心都可以理解。
可为什么有人偏偏不做英雄也不做美人,专门自揭老底,在朋友面前分享糗事?误航班、坐错车、出门忘带钱包钥匙,低头认怂装小白?
千万别被骗,自黑也是为了赢得社交货币。自我贬低说到底还是为自己服务——获得更多的同情、安慰,甚至是赞美。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给出明确解释。如果一个人的人缘并不是太差,当他自嘲“我很笨”时,没有人会真的白目到回复“是的,没错”吧。毕竟还是好人多,大家会安慰说,“你很好,你很棒,你很聪明的”。
摘自:《壹读》,作者,王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