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钱包说再见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阿里巴巴,腾讯,花呗,支付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3 14:02
当长辈们还在掏钱包付现金或者刚刚学会使用信用卡,戴上老花镜输入支付密码时,年青一代们已经将手机化身钱包。只需要“摇一摇”或者“扫一扫”,就可以拿着买到的东西绝尘而去。在众多长辈疑惑的眼神中,互联网支付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支付方式,让购物支付变得更炫酷。
支付方式的演变
在现金交易时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最为常见的交易方式。
这种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交易方式在遇到大量现金交易时,不安全性和不方便性的特点凸现出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购买大件物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时,总觉得周围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你的钱包;同样地,当你收到大量现金时,辨别真伪就成了很麻烦的事情。
这些问题为银行卡支付提供了契机。“一卡在手,行遍天下”是当时银行打出的最响亮的广告语。
从简单的ATM取款、POS机刷卡消费到网上自助银行、网络支付,银行卡引领支付方式的大变革。
从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正式发行,到2014年末,短短29年里,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亿张。中国快速进入“银行卡时代”。平均每个人钱包里装有3.64张银行卡。
当刷卡服务方兴未艾之时,网上购物迅速兴起,得到了年轻一代的青睐。
2003年10月,支付宝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人们网上支付方式的新篇章。
在网上购物,人们只需注册支付平台并关联相关的银行卡,便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实现购物交易。
每逢节假日,一些网上商城所创下的亿元神话,已经足以说明网上支付的巨大潜力。
阿里巴巴招股书中显示。2014财年,支付宝的总支付金额达到38720亿元,日均支付量已超过百亿元。
在看到网络支付市场规模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其他互联网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支付服务。
紧随阿里脚步,腾讯在2005年推出了财付通业务,与其拍拍、QQ业务结合。腾讯旗下微信于2013年8月9日微信5.0发布时,新增了微信支付功能。现在网络支付已经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支付方式。
从现金交易到刷卡交易再到网上支付,人们的支付方式日趋智能化、便利性。
移动支付强势来袭
2014年年初,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补贴10多亿元人民币给自己投资的打车软件,然而,滴滴、快的的“烧钱大战”实则是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对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培养。
自从电子红包和打车补贴打开移动支付的市场缺口,各移动支付平台与多种传统行业合作,构建自己的移动支付帝国。继在城市服务和便利店跑马圈地之后,微信和支付宝近期又进军超市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支付宝已与包括华润万家、家乐福、沃尔玛等接近70家超市、便利店进行合作,而另一边,微信支付也毫不示弱,王府井百货,丽江、大理、西塘、鼓浪屿等热门旅游景区内近3000家客栈,顺丰速运,家乐福等都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关系。
现在逛超市只需要打开手机,对准扫码机,“哔”一声,付款完成,只需要3秒,比信用卡支付快20倍。
每月28日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支付日,这一天在支付宝合作商超购物可以享受八折优惠。这些优惠与便捷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移动支付。
今年移动支付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1.98亿笔,支付金额1.10万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6.59亿笔,支付金额3.89万亿元;今年一季度移动支付13.76亿笔,支付金额39.78万亿元。
截至2014年年底,绑定银行账户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账户超过1亿,生活缴费已涵盖27个省份,183个城市,约5亿居民。全国超90万辆出租车、专车可用支付宝支付车费,200家医院加入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
移动支付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改变着人们的支付习惯。
公司白领张小姐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晨起床后,先到楼下便利店选好早餐,用支付宝扫一下3秒内完成付款。优哉游哉地拿着早餐来到路口时,预定好的专车已经在路口等候,到达公司后,张小姐打开微信支付输入密码完成支付。
午饭时间,张小姐打开外卖APP为自己选了一份心仪的午餐,网络支付了午餐费。午休时,张小姐打开淘宝,为自家狗狗选购狗粮,还要给自己挑一件漂亮的衣服。
下午有一个快递要发,打开顺手付APP,顺丰快递员对准手机,“哔”一声搞定。空闲时,张小姐打开理财APP,看看自己今天的收益情况。
下班后来到菜市场,选好菜准备付钱时,张小姐才发现没有带钱包。正在尴尬之际,张小姐灵机一动,给摊主发了一个微信红包,然后拎着菜回家了。
如今,像张小姐这样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办公室里常常会出现因为现金不够而四处借钱,再用移动支付还钱的方式,而几年前这种现象正好相反,
“赊账消费”战役打响
中国海洋大学的大一学生董家明拿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电子产品——一款黑色最新款的小米平板。他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就拿到了这款售价为1699元的平板电脑。他通过一个名叫分期乐的大学生分期购物商城购买的,只要在未来连续的12个月每月还款176元即可。
2014年2月京东推出“京东白条”,拉开了网络“赊账消费”的大幕,使网购者可以贷款购物。“京东白条”授信金额在人民币2000—5000元之间,最长30天的免息期
10个月后,支付宝创立“花呗”、“借呗”“赊账消费”工具使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上贷款消费。“花呗”用户申请开通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消费额度,即使手上没钱,也可以先行支付。用户确认收货之后在下个月的10日之前还款即可,并可关联账户余额、借记卡、余额宝自动还款,最长免息期可达50天。近日,大众点评网、当当网等40多家互联网购物平台接入蚂蚁花呗。
这意味着,用户在上述网站购物时,除了可以选择使用信用卡付款外,还可以选用信用消费的方式,先行购物,再进行还款。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又在支付宝“朋友”板块中新增借条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借款方,可以让你通过支付宝向朋友提出借钱申请,然后用借来的钱购物消费,甚至提现。整个过程只需要向朋友打一个“电子借条”。
类似的分期支付平台还有很多,未来其相应的产品也会更加丰富。随着用户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未来,银行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都免不了受到冲击和影响。
“未来支付”方式颠覆想象
目前的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是扫描二维码,各大支付平台纷纷使劲浑身解数,推出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未来支付方式。
3月,马云在汉诺威IT展演示阿里巴巴的“刷脸”技术惊艳了全场。支付时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
百度百付宝4月在GMIC现场演示了百度钱包“声波支付”,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进场识别,通过声波完成支付。
NTT发布的手机Arrows NX将是全球首款使用虹膜识别外加指纹授权的智能手机。所谓虹膜识别,即用眼睛看一眼就会自动“输入”密码完成支付;指纹授权也称“静脉支付”,通过读取手指的静脉纹路来确认消费者信息。
不仅支付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创新,移动支付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宽泛。
6月底,成都公交正式开启公交车NFC电子车票功能,成为全国首个公交车可用手机“刷票”的城市。只需拥有一台具备NFC功能的手机,把手机中普通的SIM卡换成具有NFC功能的SIM卡再安装客户端,便可实现用手机“刷票”。
同时,手机预约支付功能也开始向医疗领域渗透。今年2月,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在推出了一款名为“就医宝”的APP后,便与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成都、三亚等10多个城市近300家医院建立了合作,提供免费预约挂号、患者咨询、医生随访等服务,极大地优化了就医流程。
移动支付还会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要和钱包说再见了。
本刊记者/纪漱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