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86的梦想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创业,+86创客园
  • 发布时间:2015-10-13 14:36

  李健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谈,谦和又有礼,岁月似乎没有在这个刚刚踏入不惑之年的创业者脸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却用20多年的时间在他身上沉淀下了太多。李健18岁开始创业,卖过酒,卖过火腿肠,而“汇源果汁”青岛地区代理的身份为他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创业是件无比刺激的事儿,有成功带来的狂喜与骄傲,也有失败带来的失落与反思,李健享受这个过程,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自己一样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在我创业的时候,最缺的就是第一笔资金,”李健回忆说,不愿有能力的后辈面临同样的窘境。2001年,李健和媒体联合搞了“给你10万去创业”的活动,他从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中拿出10万元,寻找敢想敢干的创业者。活动从创业者提交方案到专家评定再到方案论证,持续了好几个月,最终,下岗工人刘晓军女士获得了李健的1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在那个年代,社会的大趋势就是鼓励下岗职工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李健说。而15年过后,社会环境不同了,创业者需要的支持也不只停留在简单的资金支持上,可李健对于有想法、有能力的创业者,仍抱着“用自己的财富来孵化财富”的想法。2015年7月,+86创客产业园在青岛城阳区悄然开园,当天,没有任何开园仪式,也没有邀请任何领导,在李健看来,既然要搞创客产业园,自己更要首先敢于打破常规,为了开业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倒不如真正扶持几个创客,“假如为一个创客掏10万元扶持资金,说不定他就能做成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呢,”李健如是说,“不要把钱花在脸面上。”

  没有哪个城市天生适合创业

  北上广深向来被认为是国内最适合创业的城市,青岛作为一个二线的旅游城市,到底适不适合创业?过去,青岛曾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可在李健看来,未来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并不是让大家来居住了再进行创业,而是要首先打造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只有大家创业了,有收入了,才可能在这里置业、安家,更好地居住下来。青岛有着连接中日韩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与北上广深相比,青岛无论在物价、房价,还是气候上都更适合居住。宜创加上宜居,好的人才何愁没有。

  没有哪个城市天生适合创业,只有不断地创业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创业。“随着政府对创业重视程度的增加,青岛会变成一个越来越适合创业的城市。”李健说。然而,怎样给创客打造一个适合创业的软环境,怎样把“创新之都,创业之城,创客之岛”的“三创”口号真正落地,是政府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的。“打造创业软环境,不是建几个创客产业园就能实现的。产业园好搞,可是内容怎么填充?”李健思考道。在他看来,青岛在培养创客方面其实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海尔在两年之前就已经提出实施内部创客,高新区有盘古创业,青岛市有创业大学,青岛做了很多,关键是怎么做出青岛的特色。

  接地气

  “+86创客园的两栋大楼以前是韩国人建的,想做一个小商品城但没有经营好,我们把它盘过来,激活休克资产。”李健回忆道。在李健眼中,+86创客产业园的定位首先是要接地气,“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来就结不出橘子来了,所以说接地气是很重要的。”李健说。+86产业园位于青岛城阳区,远离闹市,但却不失繁华。过去,制造业和韩资企业是城阳区的传统特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安家落户。因地制宜,李健把产业园定位为一个以中日韩为主题,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创客园。

  “所有的创业,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李健说。不管要做什么样的创客,在他看来,都离不开传统产业。创客,是在传统产业和传统业务上进行创业和创新,利用创客的创新思维,把过去的传统产业激活,如果没有创新,必定死路一条。

  而这次,李健把目光集中到了具有青岛特色的传统业务——中日韩对外贸易。今年6月1日,中韩自贸区协议正式签订,而城阳区以其对韩贸易的历史传统具备很大优势。李健希望,未来的中日韩贸易可以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交换,而应升级为创新思维的交换,把日本、韩国的创业模式介绍到中国,再把中国的创业模式传输到日本、韩国。而+86创客产业园在未来要做的,也是把日本、韩国的创客和创业导师们请过来,请他们讲他们的创业故事,辅导国内创客创业,同时李健也会把国内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导师输送到韩国去,从思想交流开始,然后衍生到产品的交流。“做任何事首先是思想的共鸣,而不是简单的物和物的交换。”李健如是说。

  从身边开始梳理

  做创客产业园,不单单是鼓励创客去创业,同时自己也要有创客的思维。“我们是创客的集群,下面带领着若干小创客,如果我们自己不具有创新的思维,很难鼓动下面的小创客们去创业和创新。”李健说道。+86自开园以来,每天上门谈项目的团队络绎不绝。然而跟其他舍近求远找项目的创客园不同,李健带领+86团队先从邻居开始梳理,结果发现宝矿就在身边:就在这两栋曾经作为休克资产的大楼里面,已经自然地形成了200多家小公司,他们大部分是与韩国做贸易的,也有韩资的公司。有做配饰的,做韩国商品、食品的,还有做电子产品的。在梳理的过程中,李健发现了这200多家小公司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这些已经形成团队的创业者培养成真正的创客,进行升级换代,进行创新。

  “他们以前就是做传统的贸易,现在经过我们的培训和分享,让他们去做二次创业,进一步升级,这样要比一个从零开始的创客要好得多,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李健说。

  很多创客园天天找项目,找大学生创客,李健认为这是个漫长却成功率不大的过程。“我更喜欢先把家门口的事情做好,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行二次传播。”他说。

  先使用,后付款

  “你有创新力吗?”在面对初创团队时,李健首先会考虑这个问题。他并不十分重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但却看重团队是否具有创新的素质和思维模式。“有些人可能就能研发这么一个东西,但是就没下文了。”和每个创客交流的时候,李健并不是看他的专利有多好,而是看这个人的思想,因为未来的路,他是领头人,如果领头人没有创业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团队就会后劲不足。

  李健非常注重团队优势。“有些创客过来会说,我有一个好点子,有一个好项目,但是好的点子和好的项目不如一个好的团队。”他说。“好的点子需要一个组织来把它落地,任何一个事情要靠一个人去完成都是很难的,组织形成之后,那就是一种裂变。”

  对于入驻+86的创客团队,李健团队研究出来了一套“先使用,后付款”的支持政策。这首先体现在办公的房租上,所有的初创团队进驻+86产业园后,都能享受到3至6个月的免租期,而对于超过免租期限仍然无力承担房租的优秀团队,李健则建议其与产业园进行股权合作。“把我们的房租评估一下,把你的公司也评估一下,看能占你股权的多少,比如你的注册资本是50万,我的房租是5万,那我就占你的10%,等你有钱的时候可以把我的股权再买回去。”李健说。

  更实际的在于临时团队的支持,这也是+86创客产业园的创新之处。有些创客团队可能人员较少,当他们要面对一个大客户或者接一个大的订单时,李健会带领+86团队帮他们临时搭建一个管理团队。“这是从我们+86创客产业园自己的团队里帮你临时搭建,比如你只有一个人,你是总经理,那我马上为你配备一个财务总监、一个销售总监、一个人力总监,帮你一起去谈一笔业务,但是决定权还是在你。”李健说。临时的团队相当于一个临时的剧组,由+86团队来充当演员,一方面可以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演员”都是具备一定功底的,在相关行业里有足够的经验。谈判结束后,“演员”辅助创客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分析项目有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最后由创客自己做决定。“这项服务是有偿的,但是可以转换,比如说这个项目如果谈成了,你付我多少咨询顾问费,如果你没有太多钱,可以日后以股权的形式给我分红。”李健说。

  “使用之后再付款,赚了钱再付款,一切以你企业的结果为核心,我们的企业也是要生存的。”李健说。传统的孵化器多以政府为主导,自身没有市场化,完全由政府出资。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很多东西都趋于形式。虽不可否认政府的努力,但多少有点脱离市场。“创客园自身不盈利,他能坚持多久?只有盈利了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李健看来,本届政府有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某些过去由政府主导的平台,然后政府购买服务。“比如说像养老院,过去多是政府搞养老院,但是大多又搞得不好,现在鼓励私人搞养老院,然后政府花钱买养老服务。政府只是出资扶持,不会过多地干涉,这是非常好的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你做好了政府花钱买服务,要比政府先把钱投进去而不知道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好得多。要先做已知的事件而不是先做未知的事件。”李健如是说。

  梦想

  4月开始有了关于创客园的最初构想,7月就开园,李健是个实干者。刚刚开园两个周,目前,李健团队正在对楼里200多家小公司进行梳理,分析他们中有哪些是有新奇想法的。梳理一批,培训一批,沟通一批,分享一批。两周以来,+86每个周末都会组织活动,给创客们一个分享的机会,也便于李健团队通过沟通了解客户掌握什么资源。“+86”在国际通信代码中代表中国,这暗示着李健有着更大的野心——要做中国最好的创客产业园。而能否把“中国最好的创客产业园”这个目标真正落地,还需时间的检验。

  实习记者/张雅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