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要补到点子上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补肾 点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06 09:58
比如, 肾阴虚火易旺, 若错用了温热壮阳药,就是火上加油,患者热性更大;反之,肾阳虚畏寒怕冷,如用滋阴药等于雪上加霜。为了更明确地指导用药,现就治疗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药各列举一些, 以便使用时参考。
肾阴虚: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五心(手心、脚心、心口)烦热、盗汗、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早衰、性欲减退(主要表现为遗精、早泄)等。
肾阳虚:腰膝酸软、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性欲低下。
肾阴虚用药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口渴、善饥、尿多、消瘦)。该药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合适。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六味地黄软胶囊,1次2粒,1日2次。
左归丸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该药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
用法:因该药是纯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 影响食欲,所以一般点到为止,不宜常服久服。三餐前淡盐汤送服用9克。
麦味地黄丸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导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兼有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症状者。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杞菊地黄丸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用法: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用法:口服,1次6克,1日2~3次。 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归芍地黄丸 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等病。
二至丸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用法:口服,1次9克,1日2次。临床常用于妇科血虚证患者。大便稀者忌用。
肾阳虚用药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如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以及脚气、痰饮、消渴等。本方为治疗肾阳虚名方。后世的系列“地黄丸”都是在此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后无口干、大便干结者为合适。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用于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或小便自遗。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金匮肾气丸更强。高血压患者慎用。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四神丸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所致的五更泄泻(凌晨泻)、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口服,1次9克,1日1~2次。
青娥丸 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用法: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五子衍宗丸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用法: 口服, 水蜜丸1 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中成药多为丸药或胶囊,作用缓和,须较长时间服用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尤其是肾虚这种慢性病证,更要长期治疗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