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IT企业大裁员的深层缘由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IT企业,惠普,爱立信
  • 发布时间:2015-10-21 11:21

  当前,国内外IT产业巨头企业在中国的大规模裁员趋势不断显现。2015年初,国际IT企业似不约而同,掀起了一阵裁员大潮,囊括了硬件、软件、信息服务和通信运营服务企业。1月24日,美国IT巨头IBM宣布,将在全球研发和销售部门进行11.8万人的巨大裁员计划,引起IT领域的轩然大波。另一巨头惠普宣布全球企业服务部门5.5万人的大裁员。在刚刚战胜实体销售的电子商务领域,美国电子商务巨头eBay宣布,将在全球市场部门及企业部门裁减2400员工。除了美国,更有德国西门子全球裁员7800人、日本索尼全球移动通信部门裁员2100人、瑞典爱立信全球研发人员裁员2200人……巨头们除了在全球的裁员之外,还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著名社交游戏公司Zynga决定解散中国公司,届时将涉及100余名员工。雅虎公司将关闭雅虎北京研发中心,涉及250至300人员工去留问题。

  与此同时,国内IT企业似乎也在跟风。全球PC老大联想控股在8月27日对外发布上半年财报,并称将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约3200名非生产制造员工,约占公司非生产制造类员工的10%,约占全球整体60000员工的5%。同时,凤凰网加快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将裁员采编和市场人员达5%,光伏领军企业汉能裁员2000人。9月1日,阿里巴巴校园招聘发布了一则通知,称由于集团人才战略调整,阿里巴巴2016校招名额确定将要缩减。此后传出此次名额缩减将从3000名降至400名。总体来看,我国IT企业都面临着不同层面的裁员压力。其中,IT制造业受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影响,从中期看,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互联网企业也面临着业务转型频繁、业务种类整合等影响,需要做好就业结构安排,可能对高效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受计算机、手机等核心业务下滑,新兴利润点缺失影响,采取全球或中国区大规模裁员。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如惠普中国区裁员3000人等。也包括日资、台资企业,如群创光电等在大陆的制造能力下降进行的撤离等。对于此类情况,一方面,这是全球IT发展此消彼长、我国IT企业逐渐崛起的侧面反映,只要国内企业具有就业能力,这些优秀人才就会继续向国内企业转移。另一方面,IT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增速下滑带来的利润率下滑,很可能增加我国计算机、手机制造商的裁员压力。

  二是受公司国际化压力、利润增速下滑和业务转型影响,阿里巴巴集团对校招人数进行了临时性削减。其裁员可能源于多种原因,我们分析认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因:一是利润率增速下滑。二是阿里上市后面临的国际化压力。三是七大业务板块的平衡带来的人才结构转型。

  三是受并购重组等大型公司业务整合的后续影响,如联想对摩托罗拉和IBM业务整合过程中进行的人员调整。这种情况大多难以代表行业普遍情况。因此,主要是大型企业内部进行的短期应对措施,对整体就业市场影响有限。

  四是受业务向移动化转型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对凤凰网等新媒体企业带来的人员转型。基于移动业务的增加,纸质媒体等行业正在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因此人员结构出现调整。所以,整体来看,对就业市场没有显著影响。

  李艺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