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像摄影作为最普遍的摄影门类之一,是我摄影创作中无法绕开的题材。户外人像摄影较专业影棚摄影而言,我们参与的可能性更大,可发挥的空间更广,可利用的素材更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多。我们在拍照时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照片说不上哪里不好,可就是有那么点不对劲,殊不知在拍摄过程中犯了点小差错而使照片变了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在这里总结了户外人像摄影中要避免的五个误区:
误区1
忽略环境对人像的衬托作用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中心,但是镜头一直聚焦在被摄者身上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好的户外人像摄影是能够将环境和被摄者相融合,并能够衬托出人物,环境对于拍摄内容效果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环境的烘托作用必不可少。随着拍摄进程的深入,模特的表情、姿势都更加地到位,如果此时背景不合适或画面选取不够到位,则会导致内容传递不够充分,无法与被摄者的感觉产生共鸣。在拍摄中有意识地对环境进行利用,对画面进行截取,能够更好地诠释出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
误区2
主体偏大画面拥挤
中国画讲究“留白”的技法,摄影亦是如此。如果让被摄主体把画面占得过于饱满,不仅会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的裁剪;同时也会使画面显得散,失去意境而无法突出主题。水平高低有时就在这分寸之间。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在主体的前方要留一定的空间,以免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若拍摄时靠得太近,除了画面拥挤,还会造成变形,丑化人物造型。
误区3
忽略补光
一般在户外拍摄时不像在室内有专业器材可以打光,往往在容易忽略补光问题,导致拍摄出来的人脸有时候会暗淡无光或出现“阴阳脸”。如何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大手笔的去买室外灯,只需要一块廉价的反光板就可以搞定,这块反光板甚至还可以不用花钱自己做。在拍摄中将反光板对着受光脸部的反面,也就是阴影面,补光,如图5。补光时位置和距离要把握好,以免补光过强或不足。
误区4
没有选取恰当的时段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佳时机,摄影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户外拍人像尽量避免在正午时段去拍,此时的光线最强烈,容易使被摄者的表情纠结生硬,阴影浓重,且画面会因为光线太强而导致泛灰。应选在光线比较柔和的时间点去拍,例如早晨和黄昏,这时的色温和光线都比较适合人像创作,相
误区5
人物处在斑驳光影下
在户外拍摄人像时,最好不要顶着阳光站在树荫底下或者戴着帽子进行拍摄,因为阳光打下来的时候戴帽子的话就会将眼睛到太阳穴的部分遮盖掉,眼神光就没有了。在树荫下则会在脸部投射出斑驳的阴影,显得脸部比较脏乱,缺乏美感。如需要站在树荫下,则尽量找好角度、避开阴影。在摄影创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取得进步,我们要在反复的犯错和总结中前行。
图、文|张蓓蕾 曾立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