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3)

  • 来源:照相机
  • 关键字:摄影技术,黑白转换,里程碑
  • 发布时间:2015-10-24 15:18

  在上期栏目(6月刊)的最后,我说过这次我将为大家介绍黑白转换的魔力。如果说在摄影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的话,那么第一个里程碑无疑是摄影技术的诞生,而第二个里程碑要算彩色摄影技术的出现。如果说有第三个的话,也许我会把票投给数码摄影技术的崛起。我们所看见的世界是彩色的,因此彩色摄影算是真正给予了我们真实还原世界的能力。

  如果你熟悉了“摄影是反映真实的艺术”这句话,那么我觉得你应该好好怀疑一下这句话的正确性。摄影的魅力在于你通过各种光学和色彩的手段将现场和情感蕴含在一个二维平面里。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摄影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但是至少,在获得彩色照片如此容易的今天,相对来说不那么“真实”的黑白影像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说艺术可能略嫌矫情,但是黑白不单纯是艺术。在很多时候黑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图是一张很糟糕的照片,乍看起来必然是一张“废片”——事实上在这一系列栏目中我找的都是这类“废片”。我清晨上山爬到这个山腰平台,天空中云气弥漫,然而拍出来的照片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居然这么平。为什么我会保留并且处理这张照片呢?我们要看一下直方图。

  直方图在整个影调区域内分布得比较均匀,尤其在阴影与高光部分分别出现了一个峰。更为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在直方图两侧都没有溢出,尽管高光部分区域溢出了上界。也就是说,尽管照片看起来相当灰,然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曝光本身是很准确的,而且图像也应该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从原始文件中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图2)

  对于这类照片我有一个快速查看方法。打开基本面板,把高光设置到最小值,把阴影设置到最大值,这样你就很容易评判照片是否具有处理价值。当我们完成上述设置后,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天空的云彩以及前景的山峰(注意直方图的改变,现在顶格的现象没有了。)天空中出现了明显的蓝色,而山坡上的植被看起来也鲜艳很多。(图3)

  我尝试降低照片的曝光度以进一步查看天空可能找回的云层对比度。曝光度降低后我们能够更好地看到天空非常漂亮的色彩和纹理。我把白色色阶命令向右移动,以提亮天空右上角的云层,使得天空的对比度看起来更强烈。(图4)

  答案很清楚了,这张照片的问题实质上来源于反差过大——正如直方图告诉我们的那样。由于拍摄的时间很早,太阳角度比较低,加之照片上并没有直接拍到接近太阳的天空,使得照片看起来并不那么“刺眼”。尽管如此,过大的反差遮盖了照片的细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来找回。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使用黑白进行处理?原因在于天空的反差。通过基本面板的快速设置,我们看到天空中存在非常丰富的层次。对于这种富有层次的照片,色彩乍看起来又不是非常漂亮,我常常会尝试一下黑白——黑白去除了色彩的干扰,能够让视线聚焦于影调细节,对于反差强烈然而色彩一般的照片来说常常能起到神奇的效果。

  在Lightroom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完成黑白转换,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黑白转换面板。使用黑白转换面板之前,我们要注意一个设置。打开Lightroom首选项,在预设选项卡中有一个“第一次转换为黑白时应用自动混合”。如果选中这个选项,在第一次转换为黑白时Lightroom会根据照片的情况自动进行混合。由于我不知道Lightroom是如何判断的,所以我一般不选中这个选项,以将黑白面板中的8个选项都保持在0。

  点击右侧面板下方的复位按钮来复位照片设置,然后在基本面板中点击上方的“黑白”即可切换为黑白照片。更简单的方法是按键盘快捷键V。对于这类反差很大的照片,我们自然可以先在基本面板中通过基本影调设置来进行平衡,但是在这里我们先使用局部调整工具来缩小阴影和高光之间的反差。(图6)

  按M键启动渐变滤镜工具,建立一个由天空到前景的渐变滤镜蒙版。渐变滤镜的作用类似于你在拍摄时采用渐变中灰密度镜。所以我把曝光度降低到-2.5左右以压暗天空。对于黑白照片,尤其是那些需要强调纹理的黑白照片,清晰度经常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命令。因此我在这里把清晰度命令设置为最大值100。由于天空原本的层次太不明显,所以哪怕清晰度在这里设置为极值,依然没有任何夸张的效果。(图7)

  虽然我们添加渐变滤镜的主要意图是压暗天空,然而天空压暗后对比度依然不足,所以我们最好做一些反向操作——在后期处理中,正向与反向的结合正是艺术性的来源。我把白色色阶几乎提升到最大值,这样可以明显突出天空的反差。如果使用高光效果不佳:因为高光影响的区域更为狭窄,在反差出现之前右上角的天空就会明显溢出。同时,我提高阴影命令的数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渐变滤镜影响的一些非天空区域看起来不至于太暗。(图8)

  完成压暗天空之后,我首先切换到黑白面板。黑白面板可以让我们分别控制不同色相区域的明暗,类似于添加可控的色彩滤镜。与所有包含蓝色天空的照片一样,这里我尝试把蓝色滑块压低来降低天空的亮度,类似于以往使用橙色滤镜的效果。然后我提高橙色的亮度。由于右侧天空被阳光照亮,提高橙色滑块之后天空的反差就会显著加重,获得相当不错的效果。树林的颜色一般在黄色与绿色之间。向右移动黄色滑块,中景部分的森林明显被提亮;如果向右移动绿色滑块,则近景部分的森林提亮更显著。这显然也是由光线不同所造成的。我只略微增加了绿色的亮度以稍稍提亮阴影,这样可以在树林之间保持一定的反差。这时候直方图的整体分布已经非常均匀,说明我们的影调调整无论在视觉还是技术上都获得了非常好的修饰效果。(图9)

  接下来我转到基本面板。几乎所有黑白风景照片我都会尝试在这里把清晰度增加到100看看效果。清晰度命令可以增加中间调的对比度,但是它最大的效果是突出边缘反差,在黑白照片中可以制造锐利而具有戏剧化的边缘效果。增加清晰度之后,天空的结构更加清晰,同时前景与中景的山峰对比反差也显得更加强烈。(图10)

  我保留清晰度设置,然后打开曲线面板。可以通过基本面板的对比度命令来增加反差,但是对于这类直方图延展到左右两端的照片,我更倾向于使用曲线,因为它对于阴影和高光溢出的控制相对更灵活一些。我采用了一条很基本的S形曲线,但是我把右侧的高光部分拉得比较高,这样中间调的反差会得到充分强化。问题是提亮高光造成天空层次的消失,并且出现大片高光溢出,在直方图上看得很明显。(图11)

  但没有关系,我们有其他方法进行补救。我们方才在黑白面板中提高橙色亮度以凸显天空对比度,然而现在的结果是这片天空区域过曝了。因此,我再次打开黑白面板将橙色的亮度稍稍压低。接下来,打开基本面板。在基本面板中,我调整了对比度、阴影、高光、白色色阶等参数,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高光来压暗过曝区域,通过阴影来为近景补光,通过对比度和白色色阶补偿由此带来的反差损失。(图12)

  完成这些操作之后,照片的主体影调已经基本完工。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高光依然存在溢出。按J键,发现溢出部分主要是右上角的云彩以及左侧中部贴近山坡边缘的云霞。如果我在基本面板中继续压暗高光,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可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整体照片的对比度会降低,并且亮度显著被压暗。因此,我选择局部调整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图13)

  按K键打开调整画笔。我把曝光度调低,并且降低高光命令的值。设置一个较低的流畅度,我在这里把流畅度设置为50。然后,在高光溢出区域添加画笔蒙版。由于流畅度降低,调整不至于过度,并且有利于在格外亮的区域反复进行图画。图中显示的是我所添加的画笔蒙版。通过调整画笔,我们实现了降低局部高光溢出区域亮度的效果,同时保护了照片的整体影调。(图14)

  到此为止,我觉得遗留下来的唯一问题是主体山岩看起来太暗了一些。这无疑是我们第一步添加渐变滤镜的副作用——渐变滤镜不但影响了天空,也影响了突入天空的山岩。虽然在添加滤镜的时候副作用不明显,但是经过后续一系列增加反差的处理,这一不良影响逐渐加重。很幸运,LightroomCC和Lightroom6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来简单地解决这一问题——你必须使用LightroomCC和Lightroom6才能使用该功能。对于之前的Lightroom版本,同样可以尝试调整画笔来进行补偿。

  打开滤镜蒙版,在画面上点击控制点以选中之前添加的滤镜蒙版。在右侧工具栏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选项:画笔。点击画笔,并且打开画笔选项,你可以控制大小、羽化和流畅度三个参数,与使用调整画笔一致。Lightroom把画笔工具添加到渐变滤镜(以及径向滤镜)中,赋予了你修饰渐变滤镜的能力。换句话说,你可以通过画笔对滤镜蒙版进行修正,把那些不需要应用效果的区域从蒙版中剔除出去。

  选中“擦除”选项,然后根据你的需要调整画笔大小。我把流畅度降得很低,这样不至于带来突兀的效果。同时,我选中自动蒙版选项,以尽可能保证画笔不影响天空区域。画面上的画笔中央有一个减号,表示我们是在去除效果。在你需要加亮的地方小心图画,渐变滤镜的效果就会逐渐从这些区域被擦除,从而解决山岩和右侧山峰过暗的问题。

  最后对照片进行一下锐化。虽然这张照片经过了非常“激进”的处理,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在开头我们就研究过,直方图两侧都没有溢出,影调控制得非常好。所以,尽管对比度、清晰度得到了显著增强,噪点却并不明显。我设置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锐化值,但是我把细节参数降低了。细节在这样的照片中通常会带来增加噪点的副作用。降低细节参数可以让我们有更大空间提高数量参数,获得比较强烈的边缘锐化。我略微做了一点点亮度降噪以使得天空看起来更光滑一些。

  比较一下调整之前和调整之后的照片,无疑是天渊之别。问题依然在这里:你是否能够从原始照片想象到处理之后的结果。事实上,这张照片的拍摄没有任何问题,直方图足以说明一切。在分析照片的时候,当时的环境以及直方图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参照。而在这个案例中,我想特别提醒你的是利用阴影与高光命令快速评价照片的处理价值。这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但是可能挽救你的照片。

  黑白转换的优势是可以完全放弃色彩对照片的影响,将视线集中到明暗反差中去。黑白照片的冲击力就在于层次与反差。由于没有色彩的干扰,黑白影像可以带来彩色照片无法表现的反差与层次。促使我将这张照片转换为黑白的主要动力就在于天空的云层以及山腰间的云霞。当你面对类似的照片,不要忘记尝试一下黑白。很多时候,黑白会为你带来出乎意外的好结果。

  图、文|秋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