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受的那一刻,放下头脑——参与者看家排

  “我想无论你是作代表人还是作当事人,只要你参与了,这两三天的时间你投入进来了,这已经就是治疗了。因为你会明白一些过去忽视和不明白的道理,对那些难以解释的东西,也会抱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心探索:参加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之前,你们对这一疗法有怎样的了解?

  李世涛:可以说我是没有任何了解,可能还有一些抵触情绪,一般我周末喜欢逛书摊,我觉得参加什么工作坊占用了我的时间。但后来被老婆拉去了,只好去了。

  梁颖:我很早之前看过海灵格的书,知道有这么一个疗法,感觉比较神奇。因为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想去体验一下。

  心探索:类似的心理学工作坊你们以前参加过吗?

  李世涛:没有,觉得有些抵触……

  心探索:为什么会有抵触呢?

  李世涛:接触的少,对心理学的理解太浅了,这可能和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有关。我们所了解的心理学都是做一些实验……就是条件反射这一类的东西。

  心探索:对于这样一个工作坊,你们在参加前有怎样的期待?

  李世涛:听听看吧,仅此而已。

  梁颖:好奇,没有体验之前,只是觉得好奇,因为我之前知道一点儿(有一定了解),好奇其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心探索:在这几天里,你们都做过家排的“个案”分析吗?

  梁颖:我是从头至尾一直在举手,期待他(排列师)排列我,解决我的一些问题,后来被选中了。

  李世涛:第一次想要做个案时我被老师拒绝了,没做成。

  心探索:为什么会被拒绝呢?

  李世涛:我坐上去之后排列师问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说是“拖拉”的问题,结果排列师听了我对拖拉的描述后,他笑着告诉我“有时候拖拉是一种智慧”,然后我就下去了(回到自己的座位)。不过在其他人做个案时,我却被另外的问题触发了,非常的难过,痛哭失声。排列师当场又为我做了一些治疗。

  心探索:能谈谈你们在作代表人时有哪些感受或体会吗?

  梁颖:当事人选代表都是凭感觉来挑的,但很有意思的是,你和你所代表的人之间,会有一些本质上的类似。这种类似不是长相、外貌或是别的什么,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

  李世涛:做代表的时候要放下头脑,所以我感觉自己那时候说的话、感受到的感受都很自然。但之后想想,会觉得不可思议,很难用头脑去解释的。

  心探索:和你所代表的人之间的这种“相似”,咋看起来就像是某种“巧合”,你们认为这一切是怎们发生的?

  李世涛: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或许不需要去揣测它是什么,可能是气场啊,能量啊……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是能量之间的交流。人处在这个环境里,或者说能量场中,就会接受到当事人的一些能量。

  梁颖:我没想过要去寻求什么解释,这一切就是这样发生了。

  心探索:这几天的工作坊,带给你们怎样的收获?

  李世涛:我想无论你是作代表人还是作当事人,只要你参与了,这两三天的时间你投入进来了,这已经就是治疗了。因为你会明白一些过去忽视和不明白的道理,对那些难以解释的东西,也会抱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梁颖:以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到心灵、灵魂、灵性什么的,但那只是文字,但从这一刻起,你会深信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灵性、灵魂这么个东西的存在。这个改变我觉得是非常巨大的,那是读多少本书都不可能(明白的)……我的怀疑,我的怀疑主义,就在我体验的这一刻全部结束了。

  心探索:谢谢二位与我们分享你们的感受。

  采访/史晋 讲述/李世涛 梁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