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阴阳和合”,在家庭教育中体现在“严父慈母”形成的阴阳平衡。受人尊敬的父亲行使教育权利,慈祥的母亲给予爱的灌溉,孩子便会健康成长。这样的父母序位有着非常深刻的智慧。
自古以来,我们便经常会说,看一个人的“教养”如何。这所谓教养,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内涵--其中的“教”,是人格中直接外显于周围世界的部分,主要是讲道德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即“阳”的部分;而“养”则是看一个人对他人是否具有谦和接纳、乐善包容的心理品质,是内敛于人性深层中的温柔与涵养,即所谓“阴”的部分。具体到父母的角色分工上来讲,阳性的“教”是父亲的职责所在,而阴性的“养”则依赖于母亲的付出。
《三字经》中说“苟不教,性乃迁”,尤其是对于尚处无拘无束阶段的孩子而言,教育的过程,既需要优秀的榜样和正确的引导,同时更少不了不断的强化。因而,父亲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言传身教的榜样,同时在规矩和习惯的养成上,必须做到认真而坚定。
当然,仅仅只有合格的“教育”,不足以培养出真正人格健康的孩子,因为来自母亲的“养育”的过程同样不可或缺。心理学上讲,一个人能够给予他人爱的前提,是他(她)曾获得过真切的爱。所以,作为最初无偿且无限给予我们爱的那个人,一位温柔、包容且女性气质十足的母亲是何其重要。

如今,很多女人在家非常强势,男人被“打压”;或者男人宠溺孩子,女人鞭策孩子,这就造成了许多的教育问题。孙一乃老师曾经遇到一个“事业有成”的母亲,在家里也说一不二,丈夫在家里没有地位。这个妈妈每天都会接到无数个告状电话,丈夫儿子一起告状,让她觉得身心疲惫,像养了两个儿子。孙老师对她说:“这是你的问题,把男人变得不像男人,孩子变得不是孩子。他和他爸爸现在是平等关系,爸爸当然管不了孩子,因为孩子知道家里妈妈做主。现在你回到家要扶正,对儿子说,‘一家之主不是妈妈,以后换做爸爸,任何人都要听爸爸的,以爸爸说话为准。’过了两天,这个母亲喜笑颜开,说再也没有告状电话了。
一个好妻子要站好自己的位置,也要给丈夫留住位置。女人的柔顺是天性使然,母亲要懂得用智慧把孩子塑造起来,即使你做大公司的CEO,回到家也该回到温柔母亲的角色上来。而父亲需要成为家庭的榜样,行使教育是天赋的责任,父亲在孩子面前要展示出人生前行的方向和规则。父母清晰的角色分工能够使孩子拥有一颗安定的心,稳定地成长,这就是父母阴阳归位的教育艺术。
指导老师/孙一乃 史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