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原发性肝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8 15:28
【摘要】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为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及治愈率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进展
1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都很高,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且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缺乏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2]。但是总体而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2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
(2)肝硬化;
(3)黄曲霉素;
(4)饮用水污染;
(5)遗传因素;
(6)其他: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酒精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胆小管中的华支睾吸虫,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
3 病理
3.1 病理分型
(1)块状型:最多见。
(2)结节型:较多见。
(3)弥漫型:最少见。
3.2 组织学分型
(1)肝细胞型:最为多见。
(2)胆管细胞型:较少见。
(3)混合型:最少见。
4 临床表现
(1)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胀痛或钝痛,常因癌组织增长过快所致。
(2)肝脏肿大:肝脏呈进行性增大。
(3)黄疸:常出现在肝癌晚期阶段,且多为肝癌细胞阻塞肝内外胆管,胆汁阻塞扩散至静脉血液所致,但少数为肝细胞性黄疸。
(4)肝硬化征象。
(5)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发热、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5 诊断
5.1 断治疗效果及后期预测复发
在生殖腺胚胎瘤、妊娠、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炎症活动期时AFP可呈假阳性。血清AFP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在排除以上因素的前提下血清AFP检查诊断肝癌的标准是:(1)大于500μg/L持续4周以上;(2)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3)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5.2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显像:是其目前最广泛的诊断影像学手段。(2)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具有高分辨率,且能清晰的显示病变范围及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病变组织的质地等。(3)磁共振成像(MRI)与CT比较,MRI有一下特点:能获得三维立体结构,能清晰的分辨组织、血管及神经等。(4)肝血管造影。(5)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超声或CT下对肝脏组织穿刺检验肝组织细胞是诊断肝癌最可靠方法,但有肝组织大量出血及膈肌、胃十二指肠漏可能性。
5.3 各类学者的检测方法
(1)余锡灿,陈美芸通过微柱离心法对病人血清AFP-L3进行分离,并用化学发光法进行AFP定量检测并计算AFP-L3%病人总AFP,利用定量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GP73含量。通过AFP、AFP-L3和GP7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病人检测率,有利于临床尽早发现原发性肝癌,可以作为肝癌筛查指标。
(2)赵海琳,闫惠平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CA19-9检测对AFP阴性及低水平AFP患者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3)刘树业,杜智,绍新华通过定量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含量,并对比甲胎蛋白(AFP)含量,探讨GP7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得出:GP73用于诊断肝癌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GP73受炎症影响较小等优点。
(4)赵运胜、王猛通过检测8种肿瘤标记物GP73、AFP-L3、DCP、GPC-3、AFP、CA199、CEA和FER分别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指出,GP73和AFP-L3在原发性肝癌单独诊断中的价值明显高于单一的AFP,其与其它肿瘤标记物联合有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6 小结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以甲胎蛋白及超声检查在肝癌的诊断中最常见,但甲胎蛋白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不高,随着肿瘤因子的研究,现代医学界广泛认可GP73及AFP-L3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及地位,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未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会提高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我们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余锡灿,陈美芸.AFP,AFP-L3和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6).
[2]王婷,张焜和.AFP阴性肝癌的肿瘤标记物诊断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33):3420-3425.
[3]梁嵘,罗小玲,等.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Meta分析[J].中国肿瘤防治杂志,2014,25(5).
[4]赵建忠,等.AFP-L3和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2011,(09):1522-03.
齐普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