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在护士补液更换差错预防的应用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对于PDA在护士补液更换差错预防的应用,做了有效的总结,希望和医护界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共同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PDA;护士;补液更换果

  PDA指可移动、容易携带的电子设备或仪器,是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的扩展和延伸,其解决方案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支撑基础,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传输交换信息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数据的及时交换,极大地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趋势[1]。

  1 国内外医疗机构PDA使用情况

  国外一部分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三级甲等已经熟练应用PDA,通过一些文献提供的数据可知应用PDA能明显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着重体现在①医院综合竞争力得到加强,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得到提高;②影像及检验各种报表传送结信息化,避免了人员传递造成的错误③信息准确;④操作简单,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⑤病人信任。

  2 实施步骤

  首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PDA的使用规范和方法,制定流程个操作标准,在使用的初期实行“双管齐下”,即PDA扫描和纸质执行单手签同时进行,发现问题并改进;正常使用一月后取消纸质执行单签名,由PDA扫描独立完成。

  3 总结

  使用初期确实存在很多不习惯,很多护士存在抵触心理,随着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效率确实提高,主要体现在:①护士工作效率高,不需要再拿出笔去在静脉输液执行单上去找寻该瓶盐水并签字,只需要拿PDA扫描病人腕带后再扫描盐水即可;②执行正确。更换补液时先扫描病人腕带,然后扫描补液,执行正确PDA会发出“嘀”一声,执行错误,比如病人核对错误或者医嘱已停,则PDA会发出尖锐的“铛铛”预警声;③避免意外拔针。这在临床比较多见,尤其是我院还未开展中心配置更容易发生,如医嘱新增加补液,办公班护士还没有来得及执行,病人之前补液已经结束;或者还有补液正在加药,该病人补液框中已空,向这些情况都可以存在意外拔针,造成病人痛苦,使用PDA扫描后拔针则不存在此问题;④病人信任。换补液是使用PDA扫描,那声核对正确的“嘀”声,是病人的定心符。有位家属直言:临床护士紧缺,尤其在换班的高峰期,同时几个呼叫器响,一个护士同时拿着几袋盐水“飞奔”,真怕她们换错,每次换完自己还要去看看名字对不对,用PDA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听到“嘀”声就放心。

  4 结论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PDA使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移动到床边,实现了护士工作无纸化。我科病人数量多,输液工作量大且较为繁杂,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及精神压力、护理环境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将PDA应用在临床静脉输液中执行扫描病人液体及腕带信息匹配后再为病人输入,减少了人为查对时的惯性思维以及查对不严格导致的差错,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黄丽芬,陈金雄,黄平.基于NET的移动护士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07,2(9):34-36.

  孙筱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