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人才之五大现状
- 来源:直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直销企业,行业人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1 14:16
需求攀升,“僧多粥少”:
11月4日,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在京召开《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座谈会。会议上指出,直销行业发展十年来,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行业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今年以来,按照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今获牌企业达21家,创十年来历史新高。
新的直销企业的涌入,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急剧攀升。无论是能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职业经理人,还是经销商队伍,都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现有的行业人才规模远远达不到行业发展所需。供需不足正日渐成为直销行业发展的瓶颈。
“造血不足”,“青黄不接”:
直销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落地,仅有20多年发展历程。尽管在此期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直销人才,但随着这批行业先驱队伍的老去,势必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老牌直销企业要扩大规模,新的直销企业要在行业扎稳脚跟,都需要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然而目前中国直销的人才现状却是,在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人才输入在速度与数量上,都迟迟没有跟上节奏。
在中国直销行业人才开始换代的当口,新的人才没有成长起来,或者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直销行业人才市场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
“抢线挖人”,不当竞争:
“牌照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从哪儿来?”这是当前直销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面对有限的人才资源,企业间的互相“挖角”现象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直销企业为了吸引优秀经销商,大幅提高待遇,不惜代价从其他企业挖人。一位老牌外资直销企业高管表示:“与新获牌企业开出的充满诱惑力的条件相比,已在稳健道路上前行的老牌直销企业显然难以达到”。
司空见惯的“挖角”背后,折射的则是市场人才配置的不平衡之下,企业间人才的恶性竞争,这不仅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利,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长此以往将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近年来,直销行业人才流动的信息总是不绝于耳,以职业经理人为主的管理人才以及系统领导人跳槽频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直销行业高端人才的频繁流动,一定程度上来说推动了直企的重新整合与洗牌,保持了直销行业的活力。然而,频繁流动折射的却是人才缺失的无奈。
据统计,中国直销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至少已经涌现出超过百位活跃在一线的职业经理人。但是这个看似庞大的数量,在获牌直销企业已经增至69家,加之申牌企业和涉足企业不断涌现的行业大背景下,职业经理人的数量就显得少得可怜。这也是职业经理人频繁流动的根本原因。
同时,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富有经验的团队领袖的流动往往还伴随着经销商团队的平移,甚至引起整个行业的“人才地震”。
人才流失,留人之殇
于直销行业而言,人才流动固然可怕,但人才流失更是企业之殇。直销行业由于销售、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依赖度更加突出。对于任何直销企业而言,拥有稳定的经销商队伍就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直销人的流失原因有很多,从传统行业转型直销的不适应、对行业的误解、对奖金制度的不满意等等,致使大批直销人消失于直销圈。因此,企业在发展、培养人才的同时,如何留住人也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刘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