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选择2015年度(上)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华为,无线,小基站
  • 发布时间:2015-12-31 14:42

  回顾2015年,是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4G网络,移动通信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铁塔公司承载国企深化改革使命,促进运营商的协同配合。与此同时,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开展为电信市场带来了变革,民营资本以多种模式开始进入宽带接入市场。4G、100G、FTTH、SDN/NFV、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领域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阵地。2015年,哪些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基石?哪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结合专家评审与网友投票,《通信产业报》(网)评出“2015年度编辑选择奖”,共有涵盖无线、承载网、光通信、IT支撑、测试、互联网与移动转售共7大领域的27款产品与解决方案入选。

  华为定义5G新空口技术

  编辑选择1

  5G技术创新奖

  名称:5G

  提供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华为的5G创新始于2009年。除了时间上的长期积累,华为5G创新还得到了公司层面的资金和人员的保障:在2018年之前,华为将投入6亿美元用于5G创新;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全球有7个研究所超过500名的研发精英投入到5G科研项目。

  华为在5G领域的投入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行业创新方向上,华为率先提出以三个维度,即吞吐量、时延和连接数,来定义未来5G的应用场景。此方法论为业界广为认可并最终被国际电联ITU-R采纳,作为其对5G愿景的定义。在技术创新方面,华为已经在相关领域获得823项专利。同时,华为在全频谱接入和新空口技术等领域领先业界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并率先进入外场认证阶段。测试验证数据表明,由华为研发的5G新空口技术实现频谱效率3倍提升。

  在5G生态圈的建设上,华为与合作伙伴携手创建了5G IC、5G VIA等行业组织,同时也是5G PPP和IMT-2020等重要5G行业组织的董事会成员。除了行业组织外,华为还跟NTT DoCoMo、沃达丰、中国移动等全球领先的移动运营商签订了5G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5G技术创新和验证。

  由于华为为5G行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著名分析师组织INFORMA将其全球首个5G奖项——5G杰出贡献授予了华为。

  编辑点评

  5G引领者

  华为近年来在5G创新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业界有目共睹。华为在5G摇篮期对产业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远远突破了其传统强项——技术领先性。可以说在5G时代,华为是不折不扣的行业引领者。

  华为建设LTE精品网络

  编辑选择2

  LTE杰出商业表现奖

  名称:LTE

  提供商:华为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在全球442张LTE商用网络中,华为部署214张,处于全球领导地位,华为LTE网络已进入100多个首都及全球九大金融中心,包括伦敦、香港、首尔、东京等。在中国,华为与三大运营商积极合作,建设基于用户体验4G精品网络。

  同时,华为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面对未来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巨大需求,华为与运营商联合开展LTE网络未来演进研究与现网的部署实践,助力全球运营商推动LTE的技术演进,协助英国EE、韩国LG U+、香港HKT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发布了LTE载波聚合网络,实现了速率的倍增,助力运营商4G网络速率不断刷新。VoLTE极致的视频语音体验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为推动LTE语音技术VoLTE产业快速发展,华为与运营商紧密合作,成功交付包括香港HKT、香港和记、意大利沃达丰、科威特Viva、俄罗斯VIP,以及中国移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多个省份VoLTE。

  面对物联网行业快速增长的连接需求,华为与中国联通、沃达丰、德国电信、LG U+等运营商展开了4G未来演进相关的NB-IoT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网络部署,华为积极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努力,为NB-IoT技术的标准化和商用化做出贡献。

  编辑点评

  LTE大赢家

  在全球LTE商用网络建设中,华为几乎囊括了半壁江山,成为最大赢家。这得益于华为在LTE领域的长期投入,无论是LTE精品网络、还是LTE-A,抑或是VoLTE,华为都走在了市场前列。

  华为NFV解决方案

  编辑选择3

  NFV解决方案领先奖

  名称:NFV解决方案

  提供商:华为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华为NFV解决方案具备四大特征:云化架构,电信级性能,自动化运维以及开放聚合能力,真正满足运营商电信云的部署。

  华为NFV解决方案基于云化架构,可实现网络高弹性高可靠性

  从业务视角看,如果想实现业务快速的弹性伸缩和高效的资源利用,软件需要以电信级SLA为目标做进一步重构,当前华为的网络软件实现了用户数据和业务处理分离,实现高效的业务分发处理。同时,提供跨DC场景下的中间件,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部署能力。通过云化架构可以对某个模块单独扩缩容,资源利用率更高;各个模块有各自的备份机制,实现5个9可靠性。

  华为NFV采用多种加速技术,实现电信级设备性能

  从资源角度看,IT云更关注的是计算和存储资源,而电信云由于其组网复杂性,东西向流量大,因而关注数据转发资源和与之匹配的网络资源。IT云和电信云的差异直接决定了电信云应该关注在向通用x86迁移的过程中带来的转发性能下降问题。华为通过软硬件直通及硬件加速等方法提升转发能力,满足电信业务的承载需求。结合软件的深度优化,华为能够做到传统x86上转发性能10倍的提升。同时通过IPSEC、SA以及防火墙专用子卡满足上述业务对转发能力的要求。

  编辑点评

  领跑全球商用

  鉴于领先的NFV解决方案,华为NFV已经在全球60多个网络实现商用/PoC,华为NFV网络已经在Vodafone、EE、Telenor、Telnet等运营商实现商用。与此同时,华为积极推动NFV标准落地。

  中兴通讯小基站深度覆盖方案

  编辑选择4

  名称:小基站深度覆盖方案

  提供商:中兴通讯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移动宽带体验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宏基站的整体覆盖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无处不在的一致性宽带连接体验要求,深度覆盖能力成为影响移动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城市深度覆盖所面临的场景复杂多样,不可能靠一款小基站解决所有问题,中兴通讯通过多样化的小基站产品形态和深度覆盖方案来应对复杂的城市环境。

  精准部署,宏微协同,破解热点区域容量分流难题

  小基站的覆盖面积较小,精确布放才能取得良好的覆盖效率和容量分流效果。中兴通讯热点发现工具通过收集、分析和统计宏网络中的多项指标,例如信号强度、PS流量、PS接入次数、LTE终端比例等,计算出话务产生的地点,并匹配到数字地图栅格中,输出精确话务地图,协助小基站实现精准部署。

  宏微协同技术包括区域容量的优化、宏微干扰协同、移动性能优化等。在HetNet同频组网的场景下,中兴通讯采用CRE(Cell Range Exension)机制,通过扩大偏置参数的方法,扩大Small Cell的覆盖范围,提升吸热效果。为解决同频组网的干扰问题,中兴通讯采用eICIC(enhanced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的方式,通过在时域上协调宏微之间的数据发送时机,解决微站CRE区域的控制信道宏站干扰问题。通过采用FeICIC(Further eICIC)进一步大幅提升宏微边缘用户的解调性能。

  传统和创新结合,提升室内移动宽带体验

  常用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有室外照射室内、小基站直接覆盖、信号源+DAS解决方案。这3种方案都具有局限性。中兴通讯创新性提出Qcell有源室分系统3层构架,完美解决上述问题。方案包括基带单元(BBU)、远端汇聚单元(Pbridge)以及远端射频单元(Pico RRU)3个网元。BBU具有基带资源共享和光纤接口扩展功能,通过一根光纤和Pbridge相连,承载多个小区和Pico RRU;Pbridge完成光电转换、合分路的功能,通过网线和Pico RRU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有效降低室内施工难度和部署成本;而Pico RRU主要实现射频信号和数字信号转换以及宽带信号的接入处理,可以支持多频多模,外观小巧,安装便捷。

  编辑点评

  小基站打造完美移动网络体验

  为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运营商日益重视深度覆盖建设。中兴通讯小基站深度覆盖解决方案,通过提供完整的系列化小基站产品,结合热点定位工具和完善的宏微协同功能以及创新的Qcell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城市深度覆盖中建站难、热点集中、室内覆盖差等问题。

  中兴通讯Cloud UniCore云化核心网

  编辑选择5

  名称:Cloud UniCore

  提供商:中兴通讯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移动互联时代,云化网络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业界焦点。为此,中兴核心网产品提出了具有全新体验、电信级保障、易管理、易集成的Cloud UniCore核心网云化解决方案。

  创新架构,全新体验

  0中断秒级弹性,满足用户需求业务和数据分离,业务层VM弹性伸缩无需数据迁移,新VM从CDB及时获取最新用户数据,弹性从传统的几分钟缩短到秒级。

  控制面/用户面分离,提效降耗,提升用户体验

  控制面集中部署,降低TCO,简化运维;用户面转发节点分布式部署,通过负载均衡、就近分流等策略优化转发路径,提升用户体验。

  Service Chain自动编排,新业务快速导入,抓住市场先机

  增值服务组件按需调度,基于业务和用户特性灵活编排,优化资源利用,加速新业务部署;Docker/DVS/TOR多重机制,保障流转发效率;部署与编排自动化,减少运维工作量。

  6个9的“坚强”电信云

  全主用云冗余,确保系统高可靠性业务处理虚机全主用部署,用户数据与CDB实时同步,当一个或多个虚机故障时,用户接入其他虚机,确保业务无损,无须专用的备虚机模块,处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分布式CDB,高可靠数据存储N+K分布式容灾,一个或多个VM失效,其他VM立刻进行业务接管;数据同步复制,保证各VM数据一致性;VM运行多个APP实例同时读写,采用更小数据切片,提升系统处理能力。

  易集成、易管理

  开放云实验室,打造产业生态系统虚拟化网络集成周期长,多厂家协调难,中兴Open Cloud Lab开放云实验室引入HP、DELL、KVM、VMware、CYAN、Overture等主流组件厂商,周期性完成各组件之间的对接,进一步缩短集成时间。

  一键开通,实现端到端快捷部署云管理系统vManager提供“一键开通”功能,具有COTS刀片即插即发现、Host OS并行安装、多网元并发部署、网络服务自动编排等功能,可实现端到端网络服务自动化部署,10块刀片的vEPC,只需4个小时即可完成部署,虚拟VNF只需5分钟完成部署。

  编辑点评

  云化网络助力运营商数字化转型

  中兴通讯云化核心网具有全新体验、电信级保障、易管理、易集成等优势,得到运营商的认可。中兴通讯积极和中国移动、澳电等国际大T合作,助力运营商转型,2015年,中兴云化核心网已在全球市场获得5个商用局合同和28个PoC项目。

  Marvell全系列芯片平台解决方案

  编辑选择7

  名称:Marvell MW300 Wi-Fi微控制器SoC

  提供商:Marvell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面向全线物联网(IoT)应用,Marvell推出芯片平台解决方案系列,该系列包括MW300 Wi-Fi微控制器、MB300蓝牙微控制器和MZ100ZigBee微控制器。Marvell在开发嵌入式无线解决方案方面拥有10年之久的领先地位,针对包括可穿戴设备、家庭自动化、家庭安防、智能家电、汽车、照明、工业互联网以及更多应用,涵盖从Wi-Fi 11n 1x1到11ac 4x4 MU-MIMO以及其他包括蓝牙、GNSS、NFC和ZigBee在内的众多无线技术。

  该系列SoC解决方案以Marvell EZ-Connect软件为动力,支持业界标准通信协议。EZ-Connect软件包括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应用编程接口(API),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充分挖掘SoC解决方案中内置微控制器的全部潜力。

  MW300 Wi-Fi微控制器是业界首款真正支持802.11n Wi-Fi、内置了全功能微控制器的单芯片SoC解决方案,主要特性如下:

  ·基于从根本上可信的硬件进行安全的引导,从而构成完整的多层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安全持久的存储和通信。

  ·灵活的存储器架构,包括大容量512kB SRAM和一个高速闪存控制器,允许以存储器映射方式访问外部QSPI闪存,使IoT设备能够采用全功能通信协议和协议栈,并支持与多种平台及生态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

  ·通过优化实现低功率运行,能够实现深度低功率状态,并在激活模式下降低功耗,以支持电池供电应用。

  ·l非常低的RBOM,仅需要一个晶体、QSPI闪存以及单一输入电源轨的天线。QFN封装降低了印刷电路板成本。易于通过SPI、I2C、UART、I2S、PWM、ADC、DAC等全套I/O接口连接传感器、起动器以及其他组件,减少了所需外部组件,减小了印刷电路板面积。

  ·通过强大的、支持DSP和浮点运算及大型SRAM、具有高速IO接口的Cortex-M4F CPU,使任何IoT设备都能支持音频和视频流传送。

  ·可用于生产环境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提供网络中间件库(HTTP、TLS、BSD Sockets、MQTT、Web-Sockets、JSON和XML),使Wi-Fi网络连接的建立更容易,支持安全的空中固件更新、持久的存储以及更多功能。

  提供方便硬件和软件开发及优化的工具和文件,帮助客户成功完成制造和认证过程,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编辑点评

  全面布局抢占先机

  MW300 Wi-Fi微控制器SoC包含了集成的电源管理和针对低功耗运行的可编程优化功能、多层安全机制和一个全面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这些组件合起来构成了一个高集成度的SoC,可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和成本,并实现功能丰富、Wi-Fi连接安全的IoT产品。

  俊知新一代天馈系统用光电混合缆

  编辑选择7

  名称:新一代天馈系统用光电混合缆

  提供商:俊知集团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根据日前工信部发布的“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显示,到2018年,4G网络将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将有一批全光纤网络城市建成;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会达到30Mbps。未来,4G网络将继续发力,覆盖更多用户和更广范围。据业内人士估计,2013年至2018年间,4G基站建设投资将达6000亿元;其中大部分基站将采用光纤拉远技术,也就意味着在基站建设方面,光电混合缆将得到很大的应用。

  光电混合缆是一种新型接入方式,它集光纤、电源线于一体,可以同时解决宽带接入和设备用电等问题。

  俊知集团研发的新一代天馈系统用光电混合缆,为国内外运营商带来用于射频拉远基站(RRU)部署的光纤和电源线置于一根轻质皱纹铝管电缆中的传输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一根混合电缆集成光纤和电源线且具有接地功能的简单快速布线方式。它将RRH部署中的电缆需求数量从6根简化到1根,大大削减了RRU基站的布线开支并简化安装。此外,该解决方案还具备对于RRH来说至关重要的接地功能,避免了单独部署接地线的成本。

  新一代天馈系统用光电混合缆将广泛应用于:4G/LTE分布式系统、高铁/高速公路信号覆盖、室内分布式系统、WLAN系统等无线通信领域。

  传统的基站建设以射频电缆天馈系统为主,而随着4G/LTE的发展需求,BBU+RRU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大量运用,光电到塔顶的天馈系统方案将占主流。BBU+RRU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把射频发射设备安装于塔顶,更加接近发射天线,最大的变化就是“光缆+电缆”取代射频同轴电缆,把光信号及电源引到塔顶,另外可以用机柜取代机房。对光缆、电缆的需求主要看塔顶设备的需求,应用于基站建设的RRU设备一般都是收发分路,因此需要两根光纤,电源线需要两根导线。对于一个三扇区的基站,则需要3对光纤及3对电源线。

  俊知光电混合缆的主要特点:

  ·皱纹铝管作铠装,具备优异的弯曲性能。

  ·光纤可直接连接到 RRH (外护套具备防紫外线功能)。

  ·采用标准的 1/2 英寸和7/8 英寸结构,配件通用。

  ·光纤和电源线置于同一皱纹电缆中。

  ·通过铝管外导体接地。

  ·采用轻质铝结构和紧凑型设计。

  俊知光电混合缆的主要优势:

  ·减少安装时间,提供机械防护和接地功能。

  ·无需多线缆互联或使用分线箱, 可降低资本支出及风荷载。

  ·降低库存要求, 简化了安装和物流 (无需接地件、吊网和馈线窗等)。

  ·通过对RRH连接线缆标准化安装, 降低资本支出并节约劳动力。

  ·无需接地线, 节省安装费用。

  ·降低站塔负荷。

  编辑点评

  新型接入方式或受追捧

  随着4G/LTE技术的应用,分布式基站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如今基站建设的主流。新一代天馈系统用光电混合缆由于其成本低,敷设方便,易于维护等特点而受到移动运营商的欢迎,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亨鑫科技多频多端口电调天线

  编辑选择8

  名称:多频多端口电调天线

  提供商: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随着基站建设密度日益增大,频段的增加使天馈系统变得日益复杂,移动运营商建网选址越来越困难。首先,各运营商的网络制式较多,在多系统共站的情况下,天面资源有限,缺少空间安装新的天线;其次,不同制式的天线安装在狭小的空间,难以保证各系统间的隔离度,系统间会产生干扰;再次,过多的天线数量影响视觉和提高安装费用;最后,随着人们“绿化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对过多天线将带来电磁辐射异常敏感。

  破解LTE时代天线部署难题,多频天线成为运营商的最佳选择。多频天线,满足各种场景的混合组网方式,一根天线支持多个频段,解决天面空间问题,而且从天线本身解决系统间的互扰,同时减少安装费用。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四端口多频双极化电调天线(806-960MHz,1710-2170MHz)和六端口多频双极化电调天线(806-960MHz,1710-2170MHz,1710-2170MHz)。

  这种多频天线不仅解决了天面资源有限问题,提高通话质量,而且也能降低成本,方便施工。

  目前,国内存在TDD LTE和FDD LTE两大制式,混合组网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组网趋势。为了适应4G的网络建设部署和铁塔公司建设新形势,保证一次部署满足未来5-7年的网络演进,同时兼顾总体投资收益,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四端口多频超宽频双极化电调天线(806-960MHz,1710-2690MHz)和六端口多频超宽频双极化电调天线(806-960MHz,1710-2690MHz,1710-2690MHz)。

  亨鑫科技开发的多频天线的特点有:1.优秀的三阶交调及高隔离度,提高系统的信噪比(Eb/No),减少系统之间的干扰;2.高集成度,频段涵盖范围广,可适用于2G/3G/WLAN/LTE无线通信系统;3.优异的辐射性能,方向性强,无线系统覆盖范围广,频谱利用率高;4.体积小、质量轻、安装方便。

  编辑点评

  多频天线破解LTE天线部署难题

  目前,我国运营商采用多网络技术制式运营,导致在多系统共站的情况下,天面资源有线,缺少空间安装新的天线。在这种背景下,多频天线成为运营商的最佳选择。亨鑫科技四端口多频双极化电调天线,充分利用站点资源,破解运营商LTE天线部署难题。

  亨鑫科技4.3-10系列连接器

  编辑选择9

  名称:4.3-10系列连接器

  提供商: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随着移动通信的日益发展,各类通信配套产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熟的市场除了客户群体对产品稳定提升的需求外,对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RF连接器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在市场不断地激励和引导下,整个RF连接器行业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虽然在RF行业中并未对各种接口形式的连接器进行分类,但是各厂家根据配套客户及使用场景的不同也有所区分,进而研发和主营的连接器类型也有所不同,移动天馈基站系统用RF连接器就是这其中的一类分支。

  目前国内4G基站系统中仍使用着主流的7/16型、N型RF连接器,根据连接器市场调研报告预测:目前7/16型、N型接口用户使用数量仍会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在基站系统小型化、低互调、产品结构多功能性、施工强度减少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的总趋势下,将催生出一种新形式的连接器,且必然会出现并逐渐替代原有的7/16型、N型接口形式。

  目前看来,各大移动通信设备商、运营商及行业专家均较认可,可替代7/16型、N型进行通信信号传输的接口形式——4.3-10型连接器。该连接器已经在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使用普遍并被接受,客户需求也与日俱增。

  4.3-10连接器的特点如下:

  1.电气与机械基准面隔离,分为两处独立界面,在加入信号传输系统时使其电气性能不必受到安装情况的影响;

  2.具有扳手拧紧、手动螺旋及快速锁紧三种类型的安装结构,同时4.3-10插座可与三种类型的插头匹配,三种结构的接头所实现的电气性能相当,均达到连接器最高防水等级IP68,给客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3.相较于7/16 DIN连接器尺寸缩小40%,重量减轻60%,结构尺寸上与N型相当,但承受功率能力及互调指标原优于N型,兼具了N与7/16的优点;4.具有非常出色的电气性能和极低的PIM。

  为跟上行业发展,满足行业需要,亨鑫科技在2015年4月就与德国kathrein(凯瑟琳)公司签订了4.3-10连接器接口的授权协议,规避了产品国际专利的问题和风险。同时内部加大研发投入,迅速进行专利的转化及实际运用。

  编辑点评

  替代传统连接器 满足4G网络建设

  在基站系统小型化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的趋势下,一种新型的连接器诞生,逐渐替代原有的传统连接器。这就是亨鑫科技生产的4.3-10连接器,其一经市场推出,便得到运营商的认可,在北美、欧洲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

  中兴通讯弹性云承载解决方案

  编辑选择10

  名称:中兴通讯弹性云承载解决方案

  提供商:中兴通讯

  类别:承载&光

  推荐指数:★★★★★

  中兴通讯弹性云承载解决方案主要由云接入、云互联、云网络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云接入主要聚焦终端用户到边缘云的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快速、高质量访问数据中心应用的网络连接服务;云互联则聚焦云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多个云网络互联,包括了IP层的互联和光层的互联方案;云网络则聚焦云自身的网络,实现云内部的组网,业务的承载等需求。

  中兴通讯弹性云承载解决方案中,基于SDN架构,致力于提升网络服务能力,解决当前用户终端访问云端、云端互访、云内部网络存在的各种难题。云接入,即用户终端访问云端的需求,我们目前主要聚焦移动回传领域,提供了SD-IPRAN、SPTN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在业内率先提出真正基于SDN的IPRAN解决方案,采用独立的控制器实现IPRAN网络的虚拟化,大幅度简化网络,同时也使得业务的部署和维护可做到一键部署、一键开通、随时随地掌控网络。SPTN解决方案采用层次化控制、统一协调、北向开放的方式,实现了跨厂商、端到端业务的一键部署。

  云互联,即云端和云端之间的互联,中兴通讯弹性云承载解决方案主要聚焦DCI、IP骨干流量优化、光网络的自动调度以及IP+光的协同等方面。

  DCI实现数据中心的互联,中兴通讯基于SDN的DCI方案,通过层次化的控制器和集中的编排器,可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业务和网络的协同,实现数据中心网络和广域网络的协同,实现业务的端到端快速部署。

  中兴通讯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优化方案,采用集中的SDN控制器可实现IP骨干网的集中控制和配置,可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状态,基于全局的分析,实现整体调优。

  光网络的自动化调度方面,中兴通讯SDON解决方案基于SDN架构重新定义光网络,集中控制光网络,并通过标准接口开放光网络,更好地协同,满足业务自动化快速开通的需求。

  云网络,中兴通讯vDC网络解决方案,通过SDN控制器和云平台系统对接,可实现根据云系统的需求,实时控制和调整网络,快速实现网络的端到端部署和调整,并有效对vDC的业务和资源进行整合,满足云业务的需求。同时,能大幅简化网络,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

  编辑点评

  弹性云承载重构网络价值SDN正在重构网络,中兴通讯立足网络,聚焦云承载,致力于为未来的云接入、云互联、云网络提供最优的承载解决方案。中兴通讯运用SDN提升网络服务能力,解决当前云承载的关键问题,并使得网络可平滑演进、弹性可重构。

  中兴通讯ZXONE 9700系列100G OTN产品

  编辑选择11

  名称:中兴通讯ZXONE 9700系列产品

  提供商:中兴通讯

  类别:承载&光

  推荐指数:★★★★★

  ZXONE 9700系列产品是面向

  100G和超100G的全新统一交换OTN设备,线路侧支持10G、40G、100G速率,支持未来升级到400G,支持OTN、Packet、TDM统一交叉,可实现28.8T/14.4T/9.2T/7.2T/4.6T/4.4T/2.2T ODUk的大容量电层交叉和10G/40G/100G/400G波长的光层交叉及分组交换功能。ZXONE 9700是由S6/S3/S2/S1系列产品组成,其适用于骨干核心层以及本地、城域多层次网络需求,可充分满足运营商对大颗粒数据业务的透明传输、灵活调度、汇聚处理以及对业务管理监控的需求。

  中兴通讯基于ZXONE 9700的100G/B100G解决方案采用相干检测的光信号接收技术,PM QPSK及8QAM、16QAM等灵活的编码调制技术、多载波技术,灵活栅格和频谱压缩技术、先进的DSP算法和28nm的先进ASIC芯片等,支持SD FEC和HD FEC纠错算法,传输性能优异,可实现无色散补偿,无PMD补偿,设计简单,运维便捷的新一代长距离传输。

  ZXONE 9700系列产品作为面向100G及超100G的平台型设备,具有接入容量大、交叉功能全面、可扩展性好、设备稳定性高的特点,在未来的光传输网络中将起到网络核心的作用。

  ZXONE 9700系列产品亮点:

  ZXONE 9700作为核心业务节点,具备28.8T的交换容量,居业界第一;100G以及超100G传送平台,大容量超长距传输;采用最新一代SD FEC编码技术,提高OSNR容忍能力到10.00db;采用基于信元的统一交叉系统,融合平台支持OTN/PACKET/VC的调度,助力客户进行扁平化的网络架构优化;ASON智能控制平面,实现客户业务的端到端的配置与智能调度,多层次保护,保障客户业务安全可靠;基于SDN的产品与网络架构,降低客户运营负荷,提高网络复用效率和业务提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客户的网络价值。

  目前,中兴通讯100G OTN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与部署。在国内,中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干线传输系统并部署ZXONE 9700产品。2015年又相继参与中国三大运营商众多干线和城域项目。政府和企业网络方面,中兴通讯帮助中国教育网部署超过20000公里的传输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中兴通讯还携手腾讯、阿里巴巴,部署基于数据中心的链接等新型超大带宽网络。

  编辑点评

  面向未来的OTN

  面向OTN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兴ZXONE 9700产品应用于骨干核心层、本地及城域网络,可充分满足运营商对大颗粒数据业务的透明传输、灵活调度、汇聚处理以及对业务管理监控的需求,应对电信网未来宽带化、智能化、分组化的发展要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