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诚国际IPO:客户单一隐藏风险 项目成长令人堪忧

  12月4日,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嘉诚国际)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760万股募集资金6.5用于两个项目的建设,其中6亿元投入嘉诚国际物流项目上,剩余5000万元用于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平台及应用。

  随着我国自贸区及跨境电商政策的落地,物流业近年来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公司顺应潮流积极上市集资助力发展本无可厚非,但近日记者阅读招股说明书后发现,公司的下游客户过于集中,导致收入和净利润水平起伏不定,表现颇不稳定。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这两年来也是居高不下,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限制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关注的是,在2014年7月之后,距离中报上市一年有余,公司股东股权转让变得极为频繁,且转让价格之低令人汗颜。另外,本次募集实施主体为公司2015年2月新收购的广州市大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该子公司同样存在一些令人猜不透的疑点。

  客户单一致业绩跌宕起伏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2014年公司收入呈现出波浪起伏之势,具体看,2012年收入为7亿元、2013年收入为7.1亿元,同比微增1.56%,2014年收入为6.7亿元,同比则下滑5.63%,且单从数值看,收入似有遭遇天花板之嫌。

  而伴随收入端的波动,净利润表现也差强人意,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净利润仅有6935万元,2013年小幅回升至7270万元,不过2014年小幅回落3.64个百分点,仅有7014万元。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综合物流、商品销售、代理采购、代加工以及国际贸易五个板块,其中综合物流和商品销售业务的占比最高,截止2015年6月末,营收占比分别达到68.51%和26.19%。记者发现,公司收入和业绩出现波动的主要是运输业务(属于综合物流板块)和商品销售业务所致,如2014年公司运输业务收入为3亿元,同比下降了10.3%,商品销售业务为1.82亿元,同比下降17.7%。对于上述现象,公司解释为:2014年国内空调行业景气度下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松下空调当期出货量下降,相应业务收入出现下滑。

  表面上看,业绩出现波动的原因确实如此,不过记者深入挖掘后发现,客户集中度高才是根本原因。截止2015年上半年,公司前5大客户占营收比例高达59.65%,远高于同业中华鹏飞(约20%)、飞力达(约10%)等可比公司,其中,丰力橡胶轮胎和松下空调占比最高,分别为24.57%和22.19%,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大客户广州市浪奇实业还与公司存在关联性。如此来看,公司存在客户单一的经营风险。

  记者还发现,该风险至少会从两个方面影响公司:1)公司的商业销售业务代理的产品主要为松下集团的电器产品,包括空调、电饭煲以及微波炉等产品。受国内房地产增速放缓的影响,家电板块近年来景气度也随之下行。查阅数据可知,截止3季度末,空调行业整体表现甚至比2014年更加糟糕,产销率累计为-2.7%,较2014年继续恶化。今年空调行业成交暗淡或将再度导致公司出现2014年积货的情况,业绩可能将再度出现下挫。

  2)应收账款及存货居高不下。公司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中期应收账款分别为5399万元、10654万元和10459万元,占资产比重分别为7.75%、11.96%和10.24%,同期存货为4679万元、8953万元和10277万元,占资产比重的6.72%、10.05%和10.06%,两项均有趋势向上的迹象,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高居不下也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2012-2014年公司每股现金流分别为0.7元、0.63元和0.52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虽然应收账款账龄和存货大部分在1年以内,但客户主要为松下空调、万力轮胎、国美电器等,若上述企业自身出现经营困难,公司业绩或将随之变脸。

  股权与项目实施主体或存疑点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在2010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前,公司仅进行了三次股权转让。而2010年至2013年11月这段时间,股份公司又先后进行了五次增资扩股,并未有股权转让。但此后股权转让开始变得频繁,尤其以提交上市申报前一年最为明显,且股权转让价格极低。如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2月13日,公司7名原股东向控股股东段容文大规模转让了537.5万股,每股价格在1.4-3元之间,价格基本与当初入股时一致,可谓十分低廉。记者按照募资规模6.5亿元以及拟发行数量3760万股计算,若最终公司IPO成功,每股价格应该在17.3元左右,相较而言溢价数倍以上。

  在上市前一年如此频繁且低价的转让股权,确实让人捉摸不透。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前这种举措或是为了清理股权障碍,为上市铺路,不排除控股股东揽权待上市解禁后出售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

  除股权外,公司募集项目实施主体也似乎存在一些疑点。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将以发行人子公司大金供应链为嘉诚国际无水港项目的实施主体,理由是其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及具备提供陆路口岸进出口通关服务(即无水港)的条件。但实际上,该子公司是嘉诚国际于2015年2月份新收购的一家公司,原名广州市南番顺进出境货运车量检察场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4月才更名为广州市大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10月才获得广州国资管理局的备案。仔细翻阅该子公司的经营数据,2014年并无实际收入,业绩亏损153万元。嘉诚国际在收购一家亏损公司后急忙发布项目募集资金,且距离申报上市的日期如此之近,不免令人对该子公司心生猜疑。

  从募投项目的成长性来看,也较为堪忧。按照公司发布的收益效益分析数据,无水港项目建成后年均收入将达到6.7亿元,利润总额高达1.7亿元,全部投资回报期为6.66年,时间较长,且即便最后投营,在建工程转股后每年新增折旧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预计项目实施后,新增固定资产8.7亿元,年新增折旧约3762万元,相当于2014年净利润超53.6%,对业绩的压力可见一斑。

  见习记者 邹少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