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效应不能代表粉丝经济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明星效应,粉丝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30 10:32
如何定义粉丝经济?很多人会狭义地认为,粉丝经济就是指企业与当红明星合作,凭借粉丝对明星的喜爱,从而销售与之捆绑的产品,这种销售模式在手机行业娱乐化不断升温的今天尤为常见。比如,华为天价签约梅西、张杰代言小米、TFboys代言OPPO,更有ZUK携手黄渤、金秀贤推出明星定制版手机,vivo、OPPO赞助综艺节目等。
手机厂商们希望借助明星效应吸引粉丝消费。以近日ZUK携手韩国人气明星金秀贤推出的ZUK金秀贤明星定制版手机为例,该款手机从硬件配置上来看,与普通版保持一致,但售价比普通版的1499元高出500元。而高出500元,粉丝可以得到后盖印有金秀贤的亲笔签名,内置金秀贤独家定制锁屏壁纸及原声录制铃声,并附赠精美的金秀贤定制丝巾和定制日记本等周边产品。在3月24日ZUK的手机发布会现场,笔者通过与粉丝们的交流了解到,500元购买到上述金秀贤的深度定制套餐对于他们而言如同淘到宝藏一样。
而在这一销售模式中,ZUK能够获得的除了通过明星效应提升品牌价值以外,还有所有手机厂商梦寐以求的用户黏性,金秀贤粉丝的忠诚度会转移到该款手机上。
不可否认,利用明星的个人魅力能够让手机厂商短期内快速提升产品销量。但是,笔者认为,在明星被过度消费的当下,明星的迭代速度很快,想要依靠明星支撑品牌就要不断地签约当红明星。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手机厂商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产品外围,那么产品的性能、工艺、配置等硬标准自然会被边缘化,长此以往,手机产品不再拼价格、拼配置,转而拼“颜值”,对于整个手机行业而言利弊如何显而易见。
手机品牌想要长久不衰拼“颜值”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苹果发布新产品时,北京三里屯Apple Store门前彻夜的长队靠的是苹果本身就是明星。做产品,不断地增强技术实力,提升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李秀远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