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攝海底奇景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潛水,攝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7 16:13
近年潛水器材價格下降,考潛水牌也只需四千多元,玩潛水的人愈來愈多,潛水攝影也流行起來。但潛攝時要揹負一身繁複的器材在水底飄來飄去,拍照難度甚高。今期請來連續三年在香港潛攝大賽獲獎的潛水攝影師及PADI潛水教練Victor為大家教路。
Q:懂潛水就可以潛攝?
A:初學潛水者可以試在水底拍照,但最好先練熟潛水技巧。因為潛水要揹負沉重裝備,身體亦有可能漂浮不定,控制好個人位置才拍到好照片。關鍵在於維持中性浮力,避免上下漂浮,當中牽涉呼吸技巧。我會建議潛水學員達至進階程度(Advanced level)再嘗試拍攝。
Q:潛攝應該用甚麼相機?
A:入門可選用三防數碼相機(例如Olympus Stylus TG-4Tough),加防水殼就可潛深一點。水底光線弱,甚至會缺少紅色折射,可加上閃光燈或電筒,和相機一同安裝在浮臂上,浮臂的浮力比中性浮力略沉為佳。初學者不宜用大機或加太多燈,以免負荷太重。當然普通數碼相機有不足,拍微距要加放大鏡,拍大範圍鏡頭又太小。想畫質更好可選用單反,大單反對焦快耗電慢,我發覺Canon EOS 5D Mark III這種大單反便很多人用。怕太重可選用一些中級機,個人認為Olympus PEN Lite E-PL7和Olympus OM-DE-M5 Mark II都是理想之選。
Q:拍攝海洋生物有甚麼技巧?
A:首先要緩慢接近目標,不要嚇走生物;然後安頓拍攝位置,通常以石頭作掩護,但要小心周圍有海刺,並避免壓毀珊瑚;接着構圖和拍攝,要留意燈光是否照到拍攝目標。初學者習慣俯身向下拍,畫面略嫌扁平,可改試從直視水平拍攝目標,效果會更加立體。拍海洋生物要看時機,可能數十分鐘也等不到目標出現,可以先掌握其出沒地帶及習性,翌日再去碰運氣。
Q:可不可以單人匹馬去潛攝?
A:不能。根據PADI潛水安全守則,每次下潛必須有一名潛伴同行,彼此照應。通常潛攝活動最理想是8至10人一隊,每兩人一組為潛伴,潛抵目標深度後每組潛伴盡量分散位置,以免太多人聚於一方攪動海底沙泥,令水質變濁,影響拍攝效果。
Q:有甚麼潛攝地點推介?
A:香港的果洲群島物種豐富,可以拍到娃娃魚、海馬等有趣生物。其他地方如台灣的綠島也很漂亮,拍攝微距和遠景皆宜;另外推介菲律賓的馬拉帕斯加(Malapascua)島,可拍到10多米長的長尾鯊;還有印尼的「微距天堂」峇里島(Bali),可以拍攝其著名的「自由號沉船」(USAT Liberty Ship Wreck)。
Q:往外地潛攝,是否想去就可以去?
A:不是。外國很多潛水勝地每天設有潛水人數上限,名額會分配給當地旅行社開辦的潛水團,報團前要暸解空缺情況。此外某些水域及生物不能用閃光燈拍攝,出發前要暸解當地規則和拍甚麼主題,以準備適合的器材。
本期顧問
劉偉達(Victor)
PADI開放水域水肺教練、2013-15香港潛攝大賽得獎者(2013年度的微距照組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