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变脸史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大麻,毒品,犯罪
  • 发布时间:2016-08-31 13:59

  出租民房“变身”种植大麻的温室,这个事情听起来不怎么靠谱,却在现实中发生。事实上,大麻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地位存在着大量的争议

  LED灯照射、水泵灌溉、温度计标注,精心布置的出租民房“变身”种植大麻的温室。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省三明市首例室内种植、贩卖毒品大麻案在三元区法院开庭,被告黄某等6人分别以制造、贩卖毒品等罪被三元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2013年年底,黄某开始通过手机软件联系方式,在网络上通过暗语,多次购买上家的毒品大麻,加价后又通过快递物流渠道,贩卖给各地的下家。

  但黄某觉得这样利润太少,准备自己生产毒品大麻。于是2015年初,他与陈某、蓝某分工合作,由陈某出资,蓝某提供种植大麻的技术指导,承租了三元区某出租屋作为种植大麻的场所,先后购买了大麻种子、拌料土和LED灯等物品,开始在室内模拟室外环境种植毒品大麻。

  他们利用人工光源,即农用钠灯在室内种植大麻,因为农用钠灯达到一定功率,植物就可以在室内进行光合作用。他们通过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利用喷雾器来调节湿度,模拟出大麻室外的生长环境。

  几个月后,黄某等人收割了第一批大麻成品,并通过原有销售渠道贩卖给分布各地的下家。黄某还和另一种植团伙谢某两拨人通过合作,将大麻寄送给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多所高校的学生和湖南某大学生张某,并进一步通过这些学生发展下线,构建毒品贩卖网络。

  大麻原为农作物

  大麻到底是什么?大麻是地球上大部分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能生长的一种强韧、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然而大多数大麻,都没有任何有毒成分。至少在中国,大麻最初的用途跟药物完全不搭边。大麻是有多种用途的农作物,除了萃取瘾品之外,产品包括食用油、可食用的大麻籽、牲口饲料、大麻纤维。此外,它们一直被作为植物纤维的来源。中国人用大麻纤维制作绳索、渔网,以及平民大众的衣服材料--因为丝织品只有富贵人家穿得起。

  当然了,大家之所以关心大麻,绝不是因为麻绳,而是大麻的药效。很多地区的原住民都曾经发现过大麻的致幻性,把它作为宗教仪式的辅助手段,其中又以印度为最。通常所说的可制造毒品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种较矮小、多分枝的变种。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崇尚使用大麻的国家,诊病者会开出口服大麻的药方来治疟疾等传染病或风湿等疼痛症。一般民间疗法也使用大麻,并且用它来消除烦躁与疲劳,在收获季节尤其常用。战士们饮大麻药来壮胆,苦修僧借它来安神,新婚夫妇用它增进情趣。

  大麻的雌花枝上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均有树脂,叫大麻脂,这种大麻脂可提取大量的大麻毒品。直到半个世纪前科学家们才搞清了其中起作用的成分是什么。1964年,一位名叫拉法尔·麦卓兰姆的以色列科学家从大麻中提取出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并证明这就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能对神经系统起作用。THC的含量越多,烈性成分越强,毒品的劲头就越大。用作毒品的印度大麻可吸食、饮用、吞服,甚至加工后可注射。

  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大脑神经细胞的表面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受体,即大麻素受体。它能和THC结合,从而第一次解释了为何会让吸食者感觉“嗨”,会让疼痛者作止痛药用,还能增强食欲。也就是打那之后,注重研究机理的现代医学开始将大麻用于一些特定病症的治疗,作为药品,大麻对癌症和艾滋病等晚期绝症患者有很好的帮助,能够起到止痛、止吐、缓解情绪和增进食欲等作用。

  美国的大麻情结

  迄今为止,大麻是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毒品,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低廉,而另一方面在于其危害较其他毒品低。全球使用大麻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大洋洲,北美紧随其后。

  大麻在美国年轻人中间不算罕见,美国几任总统曾承认自己在年轻时尝试过大麻。最搞笑的是克林顿,他在大选中被媒体问到是否抽过大麻,如果他承认,则意味着他曾违法,若不承认,又一定会被认为是撒谎。于是他承认自己抽过大麻,可是没有“咽下去就吐出来了”。20世纪初,随着墨西哥移民涌入,大麻作为毒品开始在美国境内盛行。

  1900年以后的30年中,有超过100万名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西南部,吸大麻烟的习俗也跟着他们进入美国本土。当时正在进行的香烟革命教美国人用肺来吸入瘾品,顺便带动了大麻烟的传播,美国境内充裕的大麻供应量是另一股助力。

  大麻对自己的生长环境不挑不拣,只要保证适当的光照和温湿度,即使在地下室里,它们也能茁壮成长,泛出耀眼的苹果绿。相对于用罂粟生产鸦片的复杂过程,生产大麻要简单得多,只要等到大麻生长成熟,摘下叶片和花朵,晾晒干燥就成了可以使用的“销魂产品”。自始至终,大麻都保持着它原始的形态

  因为普遍容易取得,大麻烟的价格低廉,一包大麻的香烟售价在5-50美分之间,认同此种新兴流行亚文化的都市年轻黑人恰好可以负担得起。这种亚文化的英雄人物是爵士乐手,他们以身作则抽大麻而居推广之功。

  最早进入西方国家的大麻主要是产自印度的大麻膏,THC含量可以高达20%。事实上,最早开始对大麻的药效感兴趣的是法国的文学圈,早在19世纪初期,一批法国作家就开始了对印度大麻的尝试,他们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印度大麻俱乐部”,其成员包括波德莱尔、戈蒂耶、大仲马、巴尔扎克和奈瓦尔等著名作家。但带头做的人非常少,跟进的人也寥寥无几。

  美国的大麻情结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跻身主流社会。透过嬉皮运动的中介,大麻烟从一个社会底层的瘾品脱胎而成为中等阶级与上流社会的瘾品。在迷幻药、嬉皮士、性解放的1960年代,大麻更是个人自由的社会风潮的象征,年轻人认为它代表的是反叛态度。大麻烟正好可以成为叛逆行为的多重价值的象征,因而在高中生及大学生之中蔚然成风。

  1968年是嬉皮士运动的分水岭,美国国内与国际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约翰逊退出总统竞选、金博士遭人暗杀、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以及越战的持续升温。当时代风潮过去,嬉皮们开始分裂,大部分人回归原来社会轨道。大麻又成为美国的一个政治、社会、宗教、观念争论的议题。

  大麻非法化历程

  进入20世纪中期,随着毒品问题泛滥,大麻成为美国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得克萨斯州的警方认为,经常吸大麻的墨西哥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暴力和犯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麻给了他们超人的暴力倾向。

  事实上,第一个与大麻相关的法律是1619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通过的,它要求每个家庭都要种植大麻。因为该作物的茎富含纤维,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于编织绳索、制作帆布和纸。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就写在大麻纸上。除了是有价值的药品、经济作物,大麻也是一种战略必需品。“二战”期间,日本切断了来自亚洲的纤维渠道,美国农业部鼓励种植大麻用以制作降落伞。

  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麻税收法案》,规定在美国各地,拥有大麻都将是犯罪行为。自此开始,大麻毒品身份开始深入人心,大麻的种植也开始渐渐受到管制。

  1961年,联合国通过了《麻醉品单一公约》,将大麻和鸦片、古柯和衍生物(如吗啡、海洛因和可卡因)一同列入违法麻醉品行列。作为国际上反对违法麻醉品制造和走私的国际条约,它形成全球药品控制制度的基础。

  虽然这一公约对于专供工业用途和园艺用途的大麻植物种植并不适用,但也强调需要采取措施防治大麻叶的滥用和非法产销。1985年,中国也正式加入该公约。

  此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美国为例,1984年的《全面控制犯罪法案》、1986年的《反毒品滥用法案》以及1988年的《反毒品滥用修正案》都提高了对拥有大麻、种植大麻和大麻交易的联邦惩罚力度,对100棵大麻的惩处和拥有100克海洛因的判罚完全一样。

  不幸的是,无论监管者怎么看待大麻,也同样无法阻止其流行。据华盛顿游说团体“大麻政策计划”的统计,美国自1937年禁止大麻以来,大麻使用量增加40倍。

  “吃坏脑子”的大麻

  根据2013年6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大约1.8亿人将大麻作为毒品吸食。不论在哪个国家,年轻的大麻吸食者进而吸食其他瘾品的可能性都远远高于不吸大麻的人。

  青少年使用大麻,究竟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

  到底吸食大麻对人体有无危害?答案是肯定的。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毒品一般被分成四大类。首先是镇静剂,像鸦片、海洛因等都是镇静剂类毒品--事实上酒精也算镇静剂,只是法律并不认定它为毒品;第二类是兴奋剂,类似可卡因等;第三类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即致幻剂,典型的有毒蘑菇等;最后一种就是大麻,它被单独认为是第四类毒品,因为它综合了前三者的所有特点:有一定的镇静和兴奋作用,同时还有致幻性。吸食大麻会引起神经障碍、记忆和行为损害等,它还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和运动协调等。

  根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6.5%的中学高年级学生承认每天吸食大麻,这个数据在1993年时是2.4%。此外,31%的年轻人(18-25岁)承认在接受调查的近一个月内吸食过大麻。

  在2012年发布的一项纵向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1037位参与者从出生到38岁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对大麻产生成瘾性的成人可失去平均达6点智商IQ值。

  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脑成像和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塔·利斯达尔博士指出:“我们需要强调,经常吸食大麻类毒品,如每周1次,可危害健康并导致成瘾性和神经认知损害,对于年轻人来说造成的危害更大。”

  利斯达尔说,脑成像研究数据显示经常使用大麻者,特别是青少年人群,脑部结构出现显著异常改变。在16-19岁的研究人群中,如过去一年内大麻使用量增加,则可观察到了与智力有关的脑灰质异常改变。她指出,即使研究者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对主要医疗条件,产前暴露量,发育迟缓和学习障碍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均衡调控,这一异常改变仍然显著存在。

  此外,大麻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脑部发育,诱发精神疾病。部分研究显示频繁使用高效力的THC可增加抑郁症、焦虑和精神病的急性发作风险以及预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普通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为1/100,而在长期吸食大麻的群体中,这一概率是1/15;大麻具有成瘾性,约有10%的吸食者会产生依赖性。对此,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艾伦·巴德尼博士表示,“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众目前对于大麻使用的危害性的认识,还是基于人类早期抽大麻的时代,那时候大麻里的THC含量跟今天常见的大麻比起来要远低得多。”

  合法化成为趋势?

  在国际上的毒品分类中,大麻是软毒品的典型。所谓的软毒品,是指有一定致幻作用,但依赖性相对较低的毒品,从成瘾的比例来看,大麻为9%,和烟草(32%)、酒精(27%)、海洛因(23%)、可卡因(15%)相比较小。而与软毒品(soft)相对的,则是硬毒品(hard),硬毒品有很强的兴奋、致幻和刺激作用,很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海洛因、可卡因等绝大多数毒品都在其列。

  正因为大麻的“软”,不论在美国还是欧洲,呼吁大麻合法化一直没有中断过。

  荷兰是走在最前面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荷兰就对“软毒品”大麻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该国允许持有执照的咖啡馆向成年人售卖小剂量大麻,本国人可在咖啡馆或私人住所吸食大麻。

  荷兰此举当然不是在鼓励或支持毒品合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大麻与非法渠道隔离,从而减少人们接触硬毒品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荷兰硬毒品的成瘾比例是欧盟平均水平的3/5;而其因静脉注射感染艾滋的人数比例为10%,低于欧盟平均水平40%。

  2013年底,乌拉圭参议院同意大麻产销合法化,2014年4月,该法令生效。该法令允许18岁以上的乌拉圭公民每月购买多至40克的大麻,使乌拉圭成为世界上首个允许自由贩卖和生产大麻的国家。

  人们对大麻在法律上的地位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议。联合国下属国际麻醉药管制委员会警告乌拉圭当局已违反普遍认可的国际条约,“此举对年轻人有害,会提早毒品上瘾的年龄”。

  2012年11月,美国华盛顿州和科罗拉多州在公民投票中分别以55.3%和54.9%的支持率通过了将娱乐用大麻合法化,在全美开创先例。其内容包括允许21岁以上成年人合法购买娱乐用大麻,也可不经医生建议,持有高达1盎司的大麻。外来游客在两州地界内也同样可以购买和使用。

  美国军事战略机构兰德公司曾预测,如果美墨联手推进合法化,将会严重削弱跨境毒品走私。从长远来看,根据荷兰经验,通过合法化削弱黑市需求,减少吸毒者对硬性毒品的接触,或许能帮助稳定硬性毒品的影响。

  不过,有人认为这几个州之所以极力推行大麻合法化,主要原因是钱。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形势欠佳,奥巴马政府的社会保险和医疗改革投入巨大,年底又面临“财政悬崖”的挑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每年要花费高达420亿美元来执法“禁麻”,结果是监狱人满为患,且“禁麻”效果甚微,如今大麻不仅容易获得,因此而生的黑帮和毒贩也屡打不灭。

  另一方面,然而在已颁布娱乐大麻合法化的一些州,各类问题却频繁涌现。科罗拉多州在大麻合法化后,为合法吸大麻,其他州的年轻人纷纷涌到其首府丹佛,令当地流浪人士数目飙升,社会福利机构负担增加,不少儿童也因误食含大麻成分的零食和饮料被送进医院。

  虽然被归为软性毒品,但许多保守派仍认为不能对大麻的副作用轻描淡写。大麻具有毒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它会影响人的记忆、降低注意力和判断力,剂量过大会造成意识模糊、人格改变、意识混乱、出现幻觉等,它对人的致死剂量为15到70克。

  文|钟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