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战2》看香港法律职业
- 来源:方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寒战,香港,法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31 14:01
如果说《寒战2》剧情中出现律政司司长已经非常难得,那么在立法会辩论等桥段中出现立法会主席则更是罕见,说明《寒战2》的剧情设计已经达到美剧《纸牌屋》的高度
7月8日,电影《寒战2》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作为《寒战》系列的铁粉,我当然不会错过。
总体而言,整部影片非常不错,相比2012年上映的《寒战》,时隔4年之后才推出的续集格局更宏大,颇有港版《纸牌屋》的腔调。更有甚者,连律政司司长也出现在剧中,让我这样的律师、港片迷和曾经的港漂直呼过瘾。当然,我的本意并非要剧透或者写影评,而是想借此机会聊一聊香港的法律职业,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容。
法学教育以英美法为主
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实践“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的相关规定,香港仍旧保留港英时代的大部分法律,实行与内地(大陆法系)完全不一样的英美法。因此,其法学教育也跟内地有很大不同。
虽然现在香港“八大名校”陆续都在开办法学教育,但在香港法律界最认可的本地院校还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位于薄扶林的港大校园不太大,但很精致,很“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为香港法律界培养了大量的精英人才。
但话又说回来,在回归之前,如果打算让孩子从事法律职业,很多家境较好的家庭一般都喜欢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法律,他们感觉还是在英国本土学英美法更正宗一些吧。
我在港漂的时候虽然没有在香港读过法学院的学位,但也曾经在下班之后,到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位于中环的教室里旁听(蹭课)过几次JD(法律博士)课程,其全英文的案例教学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反观内地的法学院教学,不仅英文跟不上,连案例教学也比香港的法学院有不小的差距。当然,这跟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本身的区别也有很大关系,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香港的律师分几级
香港的执业律师沿袭英格兰及威尔士的制度,分为大律师(Barrister,诉讼律师,亦称“大状”、“巴律师”)和律师(Solicitor,事务律师,亦称“沙律师”、“小律师”)。其中大律师中还有一种最高级别的叫皇家御用大律师(Queen香港法律职业s Counsel),后来因为回归中国,改称资深大律师(Senior Counsel)。《寒战2》中周润发扮演的简奥伟(简大状)就是位爱玩儿胶片摄影的资深大律师,看着好像格调很高的样子。
大律师可以在高等法院出庭诉讼,工作内容更侧重法庭控辩技巧,律师的工作内容则更侧重于法律文件等事务工作,比如重组、并购、投资、上市等业务。可能是因为法庭控辩更具艺术张力,更容易表现戏剧冲突,所以TVB的律政剧一般都是讲述大律师的故事。如果要专门拍一部做港股IPO的律师题材影视作品,估计收视率或者票房表现都会惨不忍睹。我在香港的时候,经常坐大巴在高等法院下车去力宝中心上班,经过法院门口的时候,时常能看见头戴专用假发,身穿专用律袍的大律师带着徒弟行色匆匆地赶往法庭。那种范儿、腔调简直爆棚。
全香港大约有7000位律师、1000多位大律师,但是资深大律师却只有80多位。在香港要想成为执业律师,不仅要完成科班法学教育,获取LLB或者JD学位,毕业后还要通过PCLL培训和资格考试,再经过学徒实习才能在高等法院宣誓正式执业。
罕见的律政司和立法会
说到律政司,则首先要说清楚“三司十三局”。当年,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只身一人领导整个香港公务员队伍的时候,颇感力不从心,首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当时的权力极大,几乎快要赶上大半个特首了。董建华为了更高效地推行自己的施政纲领,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2002年引入了问责高官制度(与特首同进退并承担政治责任的任命制政务官),即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号称“三司”)和若干决策局(目前是十三个局),以此核心团队领导雇佣制的全港公务员队伍(事务官和基层公务员)。
律政司是香港“三司”之一,职权有点儿类似内地的检察院和政府法制办的综合体(为便于理解,简单类比),负责代表特区政府提起公诉,帮助特区政府起草法案,代表特区政府在诉讼中应诉等。律政司司长实际上也是特区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通常都由资深大律师出任。大家在TVB律政剧里看到的重罪刑事案件诉讼中的控方就是律政司的律师。《寒战2》中出现的律政司司长则可能是连接《寒战2》和未来《寒战3》的关键性人物。
如果说《寒战2》剧情中出现律政司司长已经非常难得,那么在立法会辩论等桥段中出现立法会主席则更是罕见,说明《寒战2》的剧情设计已经达到美剧《纸牌屋》的高度。那么问题来了,《寒战3》的剧情该怎么设计呢?
虽然香港目前的宪制设计是行政主导,而非西方传统的“三权分立”,但依据《基本法》,立法会仍具有相当大的制衡特区政府的权力。周润发在剧中扮演的简大状就是一位无党派的独立议员,成为刘杰辉和李文彬之间关键性的制衡力量。
目前香港立法会总共有70位议员,主要由功能界别推选(比如法律界就有单独的一个议席)、区域直选、全港直选等几种方式产生。
内地“公检法”在香港如何对应
和内地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法官一般都是从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中选任,香港也不例外。这跟英美法系主要依靠判例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扎实的执业经历,要从浩如烟海的判例中找到适用的法律原则并作出适当的判决,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港英时代的香港,重大案件的终审权还是归属英国上议院的枢密院,回归之后则由新成立的终审法院行使。虽然《寒战》和《寒战2》中都没有出现法官角色,但是不妨大胆设想,《寒战3》中会不会出现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一局定乾坤呢?
说到廉洁高效的香港公务员队伍,香港廉政公署(ICAC)真是功不可没。ICAC号称“香港政府第一品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香港警队非常腐败,1977年10月,廉政公署以受贿罪案为由,拘捕了100多名警务人员,引爆了积怨已久的警廉冲突,后来,时任港督麦理浩宣布特赦,对1977年1月1日以前的罪行不予追究,当时的警廉冲突才算平息。香港回归后,依据《基本法》,廉政公署直属特首,直接向特首负责,一直都是特区政府的反腐利器。《寒战》和《寒战2》中的张国标就是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
虽然发生过严重的腐败,但香港的警察队伍仍然不失为香港成为亚洲最安全城市引以为豪的基础,《寒战》系列电影也是围绕警队高层斗争展开的。香港警察归“三司十三局”之一的保安局(在《寒战》中,刘德华扮演保安局局长)下属的警务处管理。此前香港的警匪片中涉及更多的是基层警员,偶尔如有督察、警司出现,客串一下,就算级别很高了。在《寒战》中,不仅警务处副处长成为主角,连保安局局长都出现了,算是颠覆了港产警匪片的传统题材和人物设定。
从香港的法律职业回到电影《寒战2》,我们看到法治精神最终战胜了惊天阴谋,这不仅是法治的胜利,也是正义的胜利。法治精神更是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价值,而这也正是法学教授、律师、法官、律政司、警察、立法会、廉政公署等香港法律职业共同体矢志不渝追求的终极价值和目标。
文|徐荣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