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劫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画家,鸳鸯,搏斗
  • 发布时间:2017-03-07 10:38

  冯先生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擅画鸳鸯,在工笔画家中颇有名气。

  某日,我正睡午觉,突然被电话铃惊醒,抓起一听,是冯先生。

  他说:“惊心动魄!惊心动魄呀!哎,我刚刚目睹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这会儿我的心还怦怦乱跳呢,不说出来,我受的那种刺激肯定无法平息!”

  我问:“光天化日,难道你那保卫森严的高档别墅区里发生了溅血凶案不成?”

  他说:“那倒不是,那倒不是。但我的庭院里,刚刚发生了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搏斗!”

  我说:“你别制造悬念了,快讲,讲完了放电话,我困着呢!” 于是,冯先生语气激动地讲述起来。

  冯先生中午也是要休息一个多钟头的,但他有一个习惯,睡前总是要坐在他那大别墅二层的落地窗前,俯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静静地吸一锅烟。那天,他磕尽烟灰正要站起身来的时候,忽见一道暗影自天而降,斜坠向庭院里的水塘。他定睛细看,“哎呀”一声,竟是一只苍鹰,企图从水塘里捕捉一只水鸟。水鸟们受此惊吓,四散而逃。两只天鹅猝临险况,反应迅疾,扇着翅膀跃到了岸上。苍鹰一袭未成,不肯善罢甘休,旋身飞上天空,第二次俯冲下来,盯准的目标是那只雌鸳鸯。

  而水塘里,除了几株荷,再没什么可供水鸟们藏身的地方。偏那些水鸟,因久不飞翔,飞的本能已经大大退化。 冯先生隔窗看呆了。 正在那雌鸳鸯命悬一线之际,雄鸳鸯不逃窜了。它一下子游到了雌鸳鸯前面,张开双翅,勇敢地扇打俯冲下来的苍鹰。结果苍鹰的第二次袭击也没成功。那苍鹰似乎饿急了,它飞上空中,又开始第三次进攻。而雄鸳鸯也又一次飞离水面,用显然弱小的双翅扇打苍鹰的利爪,拼死保卫它的雌鸳鸯。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令冯先生更加吃惊的是,塘岸上的一对天鹅,一齐展开双翅,扑入塘中,加入了保卫战。在它们的带动之下,那些野鸭呀、鹭鸶呀、都不再恐惧,先后参战。水塘里一时间情况大乱……

  待冯先生不再发呆,冲出别墅时,战斗已经结束。苍鹰一无所获,不知去向。水面上,羽毛零落,有鹰的,也有那些水鸟的……

  我听得也有几分发呆,困意全消。

  待冯先生讲完,我忍不住关心地问:“那只雄鸳鸯怎么样了?”

  他说:“惨!惨!几乎是遍体鳞伤,两只眼睛也瞎了。”

  他说他请了一位宠物医院的医生,为那只雄鸳鸯处理伤口。

  医生认为,如果幸运的话,它还能活下去。于是他就将一对鸳鸯暂时养在别墅里了。

  到了秋季,我带着几位朋友到冯先生那里去玩儿,发现他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风景”

  ——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在塘中缓缓地游来游去,不禁使人联想到一对挽臂散步的恋人。

  而那只雄鸳鸯已不再有往日的美丽,它的背上、翅膀,有几处地方呈现出裸着褐色创疤的皮。那几处地方,是永远也不会再长出美丽的羽毛了……

  更令人动容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鸟,包括两只雪白的、气质高贵的天鹅,只要和那对鸳鸯相遇,都会自觉地给它们让路,仿佛那是不言而喻之事,仿佛已成塘中的文明准则。

  尤其那一对天鹅,当它们让路时,每每曲颈,将它们的头低低地俯下,一副崇敬的姿态。

  不久前某日,忽又接到冯先生电话。他寒暄一句,随即便道:“它们死了!” 我愕然,轻问:“谁?”

  答:“我那对鸳鸯……”

  于是想到,已与冯先生中断往来两年之久了。他先是婚变,后妻是一“京漂”,芳龄二十一,比冯先生小三十五岁。

  正新婚宴尔,祸事却猝不及防——他某次驾车回别墅区时,撞在水泥电线杆上,严重脑震荡,久医病轻,然落下手臂挛颤之症,无法再作画矣。

  后妻便闹离婚,他不堪其恶语之扰,遂同意。

  后妻离开时,暗中将其画作全部转移。

  此时的冯先生,除了他那大别墅和早年间积攒的一笔存款,也就再没剩什么了。

  坐吃山空,前景堪忧。

  我不知该对他说什么好。 冯先生呜呜咽咽地告诉我,塘中的其他水鸟,因为无人喂养,都飞光了。

  我又一愣,半天才问出一句话:“不是都养熟了吗?”

  对方又是一阵呜咽。

  冯先生没有回答我的疑问,就把电话挂了。

  我陷入了沉思,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万物互为师学,天道也。”

  北京 梁晓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