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SSD导购指南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市售,SSD,导购
  • 发布时间:2010-12-01 14:14
  2010年伊始,SSD(固态硬盘)就显现出逐步普及的态势。由于闪存颗粒价格的下降,不断有SSD的价格跌破千元大关,进入到更多玩家的心理价位之中。目前入门级SSD绝大多数已经控制在900元以内,其容量通常在40GB左右,足以作为系统盘使用。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越来越多的玩家打算购买SSD来给“爱机”升级。相对来说,SSD算是PC配件中的新事物,玩家对它往往一知半解,那么在购买时,玩家需要重点注意哪些方面呢?

  不可忽视,SSD选购三要素

  对于SSD而言,有几个重点要素是玩家在选购时需要仔细考虑的,其中包括性能、容量、价格、使用寿命、售后保障和接口兼容性等几个方面。

  性能、容量和价格成正比

  对于SSD来说,性能与容量是成正比的。一般而言,存储容量越大,内部闪存颗粒必然使用得越多,磁盘阵列也相应增多,形成更多的带宽通道(例如5通道、10通道),性能也随之大幅度提升。这就好比CPU的核心数量,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核心越多CPU的整体性能越高。在目前闪存颗粒单位容量价格还远远高于机械硬盘的情况下,存储容量成为决定SSD性能和价格一大因素。而另一大关键因素是主控芯片和缓存芯片,目前中高端SSD常用的主控芯片包括Intel、SandForce、Samsung等,而Indilinx、JMicron等主控芯片常在中低端SSD上见到。同时缓存容量大小也决定了SSD档次的高低,128MB缓存容量几乎被看作是中高端SSD的标志。这些因素既是目前SSD产品价格差异巨大的原因所在,也决定了SSD的容量、性能和价格几乎是成同比增长的,玩家很难找到小容量、高性能、低价格的“高性价比”SSD产品。

  当然,DIY的乐趣之一就是不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想要得到小容量、高性能、低价格的S SD存储系统,我们可以通过组建SSD RAID系统来实现。例如购买两块入门级SSD大约1600元,组建RAID 0磁盘阵列后,其读写速度几乎翻倍,得到不逊于高端SSD的性能,花费却只有一半。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购买到最具性价比的SSD存储系统,就是每个玩家需要认真考虑的。

  使用寿命有限,售后保障很重要

  在购买SSD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SSD的闪存颗粒是有写入次数限制的,某个存储块的写入次数超过限制后可能会彻底坏掉,SSD将不能再正常使用该存储块,并丢失相应的数据。现在的SSD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一是预留少量的备用容量,在某个存储块将要坏掉的时候将其替代;二是使用Trim技术平衡写入操作的负载,使得写入操作不会集中在某些存储块上,导致这些区域的使用寿命锐减。

  理论上,SSD的使用寿命至少在50万小时以上,如果不是天天重复写入数据的话其使用寿命应该可以达到五年以上。问题在于,民用级SSD从大规模上市至今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实际的使用寿命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考验,消费者自然对此担忧。因此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玩家在购买时应该尽量选择质保时间为三年的产品,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要不要SATA 6.0Gb/s接口?

  大家知道,SATA 3.0Gb/s接口的实际带宽上限在300MB/s左右,仅有少数发烧级SSD的实际性能超过了该速度;而组建RAID 0系统时,对于每块SSD的接口带宽要求也没有变化。因此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SATA3.0Gb/s接口的SSD已经足够,完全没有必要购买价格更贵的SATA 6.0Gb/s接口的SSD。

  有的放矢,按需选择SSD

  如果说上述三要素只是选购SSD的入门,那么接下来我们还将为你进行详细的参谋。由于目前SSD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厂商都绞尽脑汁完善自己的产品,拼价格、拼容量、拼性能,最后的受益者当然是消费者;不过各家产品的生产制造、营销策略和芯片方案差异较大,给玩家的选购带来了麻烦。

  依据市面上SSD的价格和性能,我们大致将其分为入门级、中端、高端和发烧级共四个档次。玩家不应该盲目追求高性能或低价格的SSD,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考虑。

  入门级SSD

  入门级SSD价格主要分布在600元到900元之间,容量大多在40GB以下,性能上读取速度与写入速度极不平衡,往往写入速度只有70MB/s左右,而读取速度达到150MB/s以上。由于其容量对于安装操作系统来说已经足够,而且做系统盘时读取操作占大多数,因此入门级SSD对于SSD来说,除了主控芯片之外,闪存颗粒的数量决定了通道数量,也是影响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MC特约评论员 常 岩(资深硬件玩家)在SSD的单位容量价格仍大大高于机械硬盘的状况下,根据预算确定选择范围是消费者理性的表现。面对相近价位的众多产品,大家可以按照容量和速度两个指标进行双向排序,进而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进行取舍。就我的个人观点来说,我建议大多数玩家在选购时先考虑SSD的容量,毕竟中高端SSD的高性能在日常应用中的用武之地并不多,相对来说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更实用一些。

  此外,当前大多数SSD的品质都有一定保证,因而主控芯片就成了区别产品档次的一个主要标尺,一般说来按性能高低的排序为:SandForce、Intel、Samsung、Indilinx、JMicron。同时鉴于闪存芯片固有的使用寿命问题,质保时间也是在购买SSD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仍然很适合只要求把操作系统装进SSD里的普通玩家。此外,例如Intel X25-V 40GB和OCZ SSD2-1VTX30GB等SSD的读取速度超过200MB/s,组建RAID 0系统后的读取速度超过400MB/s,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的硬盘体验指数可以轻松取得7.9的满分,丝毫不亚于高端SSD的读取性能。所以即使对于中高端玩家来说,入门级SSD也有选购的价值。

  中端SSD

  中端SSD的价格分布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主要面向主流市场,在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上更加平衡。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除了适合安装操作系统之外,容量和性能的提升让中端SSD还可以作为游戏分区,安装一些大型游戏,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更加顺畅。对于预算充裕的游戏玩家来说,完全可以考虑省下一块大容量机械硬盘的钱,转而购买一块中端SSD。

  高端SSD

  高端SSD的价格主要分布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相对于中端SSD来说,高端SSD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变化,主要是容量达到128GB甚至更多,缓存容量及备用空间同样更大。因此单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高端SSD不如中端SSD,但它仍然适合那些需要高性能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发烧玩家。

  发烧级SSD

  我们所说的发烧级SSD主要是指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产品,主要面向企业服务器、存储器、军用级保密工作站等市场。目前这个档次的SSD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多层单元(MLC)闪存架构,容量普遍达到256GB甚至1TB;另一类是采用单层单元(SLC)闪存架构的SSD,容量大多不超过128GB,但使用寿命普遍达到200万次及以上。只是随着MLC技术和芯片制程的不断进步,使用寿命、功耗等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因此目前SLC的产品越来越少,面临退市。但无论是哪种闪存架构的SSD,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都谈不上什么性价比,更适合个别发烧玩家和企业用户使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