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县,买车的诱惑

  俯瞰整个城市,密集的街道上,匆忙的行人,川流的汽车,和林立的建筑一同释放着不断升腾起来的欲望。这里可不是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它可能是成都西昌、扬州宝应、山东高密,或是其他某个不知名的三四五线郊县城镇。

  过年,我回到老家江西景德镇下属的煤矿,老房子几乎拆除殆尽,邻居们大多搬去了市里的安置房。曾经的记忆在加速消失,仿佛一道隔在旧世界和新世界的缝隙被抹去了。在新的世界里,人们穿着新买的ZARA,坐在星巴克或是必胜客餐厅里,从四海八荒回到家乡的人们,最爱聊的话题是买一辆什么车。这些,都是从一线城市飘过来的“舶来品”。

  我们或许很难简单地把三四五线城市人们购车的理由找出来,它们是千变万化和千奇百怪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公安部交管局公布出截至2016年底全国汽车1.94亿辆这一巨额保有量数字时,三四五线甚至更低线的市场依然潜藏着巨大的汽车购买力。这一点,是当《汽车公社》小伙伴们放弃坐在上海办公室里猜测着中国汽车消费顶点,奔向三四五线城市实地走访之后,所感受到的最大惊叹。

  他们是哪些人?他们分布在哪儿?他们未来考虑买什么车?在不断井喷的三四五线城市汽车消费数据背后,探究这些其实更有意思。

  文/洪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