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

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现代化城市是从原始城市、传统城市、近代城市逐步演化而来的,随着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先进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所说的文化,已不再是微观意义上的文化,而是指包括教育与科学、卫生与体育等诸方面在内的宏观意义上的文化。城市现代化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科学技术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马克思是把科学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同时认为科学的进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是生产力。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后来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都是显示了科学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马克思后来还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从而不仅揭示了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变革作用,而且指出了科学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

教育是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科学是首要的生产力,不过它市一中“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也就是潜在生产力,只有通过与生产力三个要素的结合,才能转化为显示的生产力。而这个转化要靠教育,从而不难理解,城市是现代化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现代化不只是城市工业化,它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城市现代化不仅注重经济、交通、通讯等设施的优化,更应该也必须重视劳动者素质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关注城市人口的质量构成,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关注知识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值及知识资本占全部社会资本的比值。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艺术事业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用先进文化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从逻辑上来说,有先进的文化,就有落后的文化。那么什么是先进的文化,什么是落后的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是以时代的发展水平为标准来划分的。因此,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是先进的文化,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也就是说,这个文化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并不盲目的排斥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我们是采取批判的接受和学习的方针,何况文化还包含着非意识形态因素,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中非意识形态因素更为先进。而且,即使是意识形态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只是就整体而言,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而在局部上,例如,文化管理技术,也不一定是先进的。在当代中国,从社会存在的文化内容来说,是多元的:有社会主义文化,有传统文化,还有外来文化。可是,就文化的指导思想来说,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先进的文化,什么是落后的文化,什么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什么是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应该倡导什么,引导什么?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放在首位,时刻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还必须懂得,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它的特殊性,以及怎样正确把握文化产品和市场的关系。列宁关于商品有这样的论述,“商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它要用来交换别种物品”。文化产品,不论是否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都和物质商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完全是在流通中按照商品交换的方式,在满足他人的社会需要之后实现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说明,一部文学作品摆在书店里,读者要拿钱购买才能阅读,一部影片的放映,观众要拿钱买票才能观看。所以,绝大多数文化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应该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挥市场对艺术生产的调节作用,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文化产品又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是文化产品的创造不同于物质产品,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完全是为交换而生产的。而一切真正的艺术生产虽然在客观上也有着为交换而生产的一面,但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充满激情的个人创造,是艺术家本质力量的生动体现。马克思说:“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为诗人了”,说明的正是这样的道理。二是文化产品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精确地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人们能准确地知道,做一张桌子需要多少工人,制成某种产品需要的某种劳动量应多大。许多非物质产品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这里,达到某种结果所需要的某种劳动量多大,和结果本身一样,要靠猜测。”三是在经济领域,商品经济越发达,越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文化产品,从过去到现在,即使在世界上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难以实现普遍的真正的等价交换。贝多芬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美妙的乐曲,每个曲子都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然而他只能得30~40杜拉,他说:“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目前在我国,在文化产品的交换中,不等价现象仍然是大量存在的。四是使用价值不同,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时,应当起同样的作用,因而所有消费者对它才有同一的衡量标准,商品之间也才能进行平等的竞争。而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则与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带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由于消费者的立场,观念以及文化素质的不同,对其使用价值的衡量和态度会很不相同。同是一本《红楼梦》,但不同的人读它的效果和角度确实截然不同的。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绝大多数文化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应进入市场,受市场法则的影响去运行,但又不能像物质商品那样完全由市场来选择和决定其兴衰存亡。否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就会使有害的“文化垃圾”充斥市场,毒害人民。从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但在某种情况下,观众和读者选择的或所谓收视率高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对社会有益的,不一定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当前,在一些人中存在着模糊的乃至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了,一切都要与国际进行所谓的“接轨”,什么都要向西方学习。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也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变得,那就是,我们是共产党,我们是在建设社会主义。

我想,这就是我们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的城市现代化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能像一些国家那样是用社会的堕落去换取经济上的增长。(刘忠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