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云轻—上海旭辉企业总部设计概念剖析

设计用地位于旭辉地产在上海虹桥区域开发的一个多功能复合业态园区内,其在申虹路和迁虹路街口辟了一块方形用地作为自用总部办公用地。该用地处于连接园区南北地块以及申虹路沿街界面的重要节点,企业总部以何种态度介入园区成为设计思考出发的原点。在企业总部的设计上往往会被该企业的文化所左右,这种亚文化重量往往会被业主要求物化成雕塑般的力量感并成为企业文化类宗教的图腾。而这种“重”又必须适应现代化结构“轻”的大逻辑成为时代语汇。

对这种辩证关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哈佛大学演讲中对文学中的“轻”和“重”做了对比:“数百年来文学中有两种倾向在相互竞争:一种是把语言变成无重量的元素,它像一朵云一样漂浮在事物上空,或者不如说像微尘,或者更不如说像磁脉冲场。另一种是赋予语言重量和密度,亦即事物、形体和感觉的具体性。如果我们不能欣赏语言的重量,那么也就无从欣赏语言之轻。”旭辉企业总部的设计也是由这种“重”质量与“轻”飘浮的矛盾对比状态展开。

业主作为闽商的代表从其设计初始

就要求要能体现闽商文化和旭辉本身对闽商文化的独特外延。多山、濒海是福建显著的特点,山与海的互动,形成了中国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界线。正是由于这种特性闽商形成类似内陆晋商的稳重之风,又有进取而生机勃发的海洋文化特点,故而闽商风格本身就具有“重”和“轻”的双重互融互济的性格。设计最终致力于表达“重”和“轻”这对矛盾,尝试通过这对矛盾来物化出一种有趣的和谐表达闽商这种双重性格。

建筑入口山之重

福建多山,而设计传达出山岳的重量感自然是表达对“重”的理解。山岳般重量感是坚硬岩石的视觉表象传递出“重量”的一种心理暗示,这种重量感和力量感也正是企业总部建筑类型精神内核所追求的。而这种视觉风格的形成如同绘画需要酣畅的块垒经营和笔力来达成。六朝谢赫的《画品》明确提出骨法来形容绘画的笔力,力量感和结构经营。又如文学里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里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指的是通过语言与结构所表现的刚健有力之美。所以设计里合适的骨法提炼和表达成为关键,而旭辉企业文化追求的“积硅步以致千里”强调积累和性格韧性大致形成了一个时间和精神维度的断面,这种断面类似层积岩的断面,里面包含沉淀积累、亘古时间以及多元信息等内涵。这种抽象断面可以更为形象地图像化为国画山水技法里的“马牙皴”:其用如同马牙的崛峨层叠的笔法来表现山石的刚硬和力度。

按业态量的要求整体建筑为9层体量,设计按竖向进行了功能划分:一至二层为公区部分,主要功能为较为开放的接待会议以及企业形象及历史展示。三到五层为普通员工办公区,高区则为财务区和高管区。这种功能的竖向叠加暗示了一种如同层积岩般的横向层叠肌理:两层同功能维度约40m×40m的体块为一个单位,在保证结构稳定性柱网的合理安排以及功能合理性的前提下,通过每个单元以核心筒为圆心,扭转一个微妙的角度来形成类似横向马牙皴的图像符号,来传达层积岩般的稳定质感和高密度重量,并消解活化由于航空限高带来的整个比较尴尬的方形体量。而且在错动的单元之间的建筑材料选择上也做了区分,分别采用了不同反射率的玻璃和不同的幕墙节点来加大这种虚实对比。相信这种看似矛盾的在不稳定中的稳定达成的如同磐石重山的外在,应该是和企业总部该表达的稳而变的内涵是吻合的。

云之轻

斯蒂文·霍尔说:建筑作品的本质是观念与形态间的有机联系。建筑形态还需阐述的另一层观念就是闽商的第二重性格——衍生于海洋文化行事如同“云淡风轻”般举重若轻的气度。所以在“重”和拙的表现下还蕴藏着一种“轻”和巧的形态来丰富企业文化的外延,这种状态也是现代建筑结构和节点美学审美趋势追求轻和简的必然。建筑整体扭动部分悬挑希望呈现出轻薄浮动的状态,结构上通过错动悬挑部位的结构降板和局部钢结构形成空间结构体系使得每个错动的上下层单元是一种轻轻放置的相切关系,而非传统的咬合相交关系,这种反重力的轻巧状态和如山重拙的整体形态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和互补,如同菜品咀嚼出主味后又能感觉出另一层味觉层次大中知微。而且建筑通体采用通透光洁的玻璃幕墙和阳极氧化铝板幕墙系统,加强了轻、雅、洁的艺术效果。

“轻”的另一重含义是从人文角度和使用者的精神层面出发,希望在此办公的使用者能在忙碌工作的同时放松心态,短时间放空自己,不像常规办在蚁穴麻木工蚁般的劳碌,连一个交流的驻足和片刻的安坐都不曾有。所以设计在每个扭动的单元上下悬挑的三角区域留下伏笔:每两层单元除去核心筒的使用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下旋转单元相叠的部分,这部分面积较大形状规整,其作为办公主要公区来使用;而上下旋转单元错动悬挑的三角异形区域则作为每个单元的“轻”区域计白当黑:在这里或为依窗设置休闲咖啡座,你可小憩放松。抑或为迎光布下阳光图书角,你可轻松泛舟书海。亦可临绿随意设置小几小椅几张,你可俗事不萦怀小暇呆坐……设计希望这些三角区域不经意地出现在每个单元,点缀在办公区之间,成为使用者人性关怀的驿站,精神放松的所在。

结语

菲利普·考克斯说:“技术本身并非目的,精神屹立于技术奇迹之上。”上海旭辉企业总部的设计过程也致力于这种源于技术又高于技术的精神层面诉求。这个过程因为企业总部的性质而显得复杂沉重又充满矛盾,设计本身也经历了由“重”到“轻”的心路历程,最后删繁就简选择表达的建筑精神为“重”和“轻”这一对矛盾而有趣的对立也是必然。也许使用者感受不到设计者这一挣扎纠结的设计过程,在他们看来也许需要的是一图腾式的雕塑,放松而有趣的办公环境而已。最后所有由技术磊叠起来的精神都会归结到使用这个本质上来,这也是一个由“重”到“轻”的哲学归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