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和他的行军锅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杨山,行军锅
  • 发布时间:2017-11-15 14:42

  年近百岁的老红军杨山,离休时仅是科级干部,如今却享受副省级待遇。有人不服气地说,老杨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不假,可他是个烧水做饭的伙头军,几乎没在枪林弹雨中闯过呀!

  那天,杨山在海滨大院浓荫下乘凉。他晃动满头银发和那双白粗卧蚕眉,摇晃着手中的丝绸扇,挺动情地向后辈们讲述他那伙头军的传奇战斗生涯……

  杨山当年在闽西山区参加红军。红军王连长瞧他虽目不识丁,却长得四肢粗壮、手脚麻利,便当场询问:“小山伢子,你斗大字不识,到底在山村干啥呢?”

  杨山噘了噘嘴,回答:“连长,我在山村放牛砍柴火。”

  王连长当场表态:“哦,你会砍柴火,那就去当伙夫,这也是战斗岗位。”

  杨山背着铸铁行军锅,行进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中。第一次参加战斗,白军的子弹像飞蝗似地朝他射来,只觉得背后猛地一震。当他跑到丛林中的安全地带,卸下行军锅,才发现那绑铁锅的固定松木支架,被子弹打成两截,而他身背却没有受伤。王连长瞧着,感叹:“小山伢子,幸亏松木支架替你挡住子弹,否则就要伤皮肉啰!”

  杨山伸了伸舌头,心中暗地自我安慰:小松木呀小松木,要没你挡子弹,我杨山恐怕就要伤筋断骨啰!

  杨山背着行军锅,行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路过云南、贵州、四川的横断山脉。那天,他背着行军锅渡过赤水。忽然,躲在丛林中的敌军一颗子弹从他后背射来,只听见“当”地一响,那子弹滑过锅柄,向身边土堆钻去。他奔到驻地,卸下行军锅,发现那子弹将锅柄打裂,却无伤大体,便又架起铁锅,浓烟滚滚,烧水做饭,乐得他仰天直呼:“苍天有眼,红军战士们又能填饱肚皮上战场啰!”

  抗日战争时期,杨山作为八路军战士,背着行军锅,行进在冀中平原。那年冬天,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八路军却遭受日寇的穷追。杨山背着行军锅,弓着腰,爬上一座小山坡。忽然,只听见“当”地一响,一颗“三八”大盖子弹击穿铁锅底,透过厚棉衣,半截子弹头直插在杨山后背皮肉中,流了一摊子血,幸好没伤到脊梁骨。原来,那日本鬼子枪法贼准,从几百米之遥开枪,那子弹头被厚硬的铁锅、松软的大棉袄挡住,才保住了杨山的性命呀!

  杨山背着行军锅,穿行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队伍中。解放后安排他转业,他特意背着行军锅,央求连队文化教员照张相,留作终身纪念。

  杨山的孙子瞧爷爷身穿军装、背着行军锅的黑白照片,瞪着小眼睛,不解地问:“爷爷,我原以为你是长征大勇士,原来是烧水做饭的伙头军,专门混饭吃的,算个球!”

  从此,伙头军的名字便从孙子的嘴里向四邻八舍扩散开来。

  杨山离休前的职务是单位的行政科长。孙子和年轻人对他露出鄙视的眼神:世上哪有老红军才当科座呢?

  杨山扬了扬手,回答:“如今还有将军返乡当农民的!”

  杨山解放后进工农干部扫盲班,多少认识几个大字,在科长位置上“风雨不动安如山”。他逢人便道:“咱一个放牛娃、砍柴夫,能当上吃皇粮的科长,全托共产党领咱翻身闹革命。再说同村一起出来参加红军的山民哥,十有八九早已躺在九泉之下呢!”

  杨山参加工农红军,当年的红军王连长,解放后任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王将军向杨山所在的海城组织部门建议:凭杨山革命老资格,理应安排个处级、厅级干部位置。

  海城市组织部门派人找杨山谈话。老人家摆了摆手道:“嘿,咱从扫盲班出来,当个科长便知足常乐,做人莫占着茅坑不拉屎!”

  杨山的子孙们听着,气得七窍生烟,大骂爷爷脑瓜浸海水,还扬言要与傻老头脱离亲缘关系呢!

  那天,杨山忽然接到享受副省级待遇的通知,子孙们把他拥得像一尊金菩萨。杨山却颤抖着手,捧着那张背行军锅里的黑白照片,眼前浮现一位位牺牲老战友的光辉形象,咧嘴喃喃自语:“战友们,等我百年之后,再背上行军锅,登上天堂路,给你们做饭呀!”

  林俊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