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剛剛過去,在樓市調控不斷加碼的情況下,各地成交量之低迷不言而喻。有業者不無戲謔的說:國慶結︵節︶結婚的比看房的多。令人唏噓不已。更有不少房地產業外人士拿當前樓市慘澹說事,言之鑿鑿的指出﹁樓市入冬,前景悲涼﹂。
錯過﹁購房窗口期﹂茲事體大
我的看法是:此一觀點打擊開發商士氣事小,說不定還能迫使其降價求售,但如果因此使原本有意購房的消費者陷入觀望,一再錯失進場時機則事大!畢竟在五限措施面前,買房所需要承擔的償付能力與風險越來越高,一旦錯過購房視窗期,未來勢必要付出更高昻的代價,心中之怨與怒有多濃烈?是不難想見的。
其實﹁銀十﹂表現欠佳,早在多數人意料之中,我也曾在九月初發表過﹁金九銀十,樓市沒事就是好事﹂的文章,預告九、十月沒有新的調控措施就不錯了,何來精彩可期?而這樣的狀態算不算入冬?見仁見智。關鍵要看市場買氣是在政策的壓制下自行萎縮?還是重大會議當前,地方基於階段性穩定樓市的需要所採取之非常舉措︵如:延遲網簽及房貸申辦︶?我看以後者的可能性較大。果真如此,樓市便不能稱之為:入冬,而是﹁入定﹂。
佛經有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終。這會不會是樓市二〇一八的走勢呢?值得密切觀察。
老任說不出﹁房價要下跌﹂這樣的話而在這個敏感時間段,近期總有房產投資人及粉絲不約而同發給我一個來路不明的視頻,問我﹁這是真的嗎?﹂點開來一看就被標題給嚇到——任志強終於改口:﹁房價將下跌……﹂云云。絕對的嗤之以鼻,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出不了老任的口,仔細聽完之後,更加確定這個視頻根本是以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手法,故意扭曲任大炮的觀點。
之所以敢如此斷言,是因為我專門看了老任最近為某知名基金公司﹁月台﹂的演講,雖然對他其中許多﹁屁股決定腦袋﹂的發言內容並不認同,但我可以很肯定老任沒有表示過房價要下跌,他的原話是:房價要跌了,政府就不讓賣,這樣怎麼跌?與真正意義的看跌房價差距何止千萬里!
惟我注意到老任經常以﹁市場﹂為由,指責來自地方或中央不該以各種調控措施操縱房地產走勢。
值得玩味的是,二〇一四下半年到二〇一五上半年,行政干預以救市為主,他卻不吱聲了,難道扶持就不算﹁行政干預市場﹂?
各國都會干預樓市
他在最近的幾場演講當中,同樣提到中國房地產與其他發達國家相較並無真正意義的﹁市場﹂,這個觀點明顯偏頗。我倒不是說中國房地產已經是真正意義的﹁市場﹂,而是放眼全世界就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房地產是真正意義的﹁市場﹂。
就以美國為例,二〇〇一年紐約雙塔被炸,為了阻擋國際資本外流,美國啟動貨幣寬鬆政策,制造了二〇〇一至二〇〇五年樓市大繁榮,甚至二〇〇五年房價不斷創新高時,當時的美聯儲主題主席格林潘斯對外界各種質疑、擔憂,還信誓旦旦的說:我沒有看到房地產出現泡沫……。再比如:新加坡二〇一三年為了阻擋外資︵主要來自中國︶炒作導致房價過快上漲,採取外國人購房需增加百分之十五的印花稅︵ABSD︶;又比如:外國人在馬來西亞購房只能買一百萬馬幣以上的房子,以保護當地居民的﹁內銷房﹂價位保持穩定:再再比如:斯里蘭卡曾經規定購房獲利需繳交百分之百增值稅︵真正意義的﹁漲價歸公﹂︶……。
中國樓市的市場化程度偏低
上述種種舉措哪一項不是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橫加干預?因此,說中國房地產沒有真正意義的市場而別的國家有,是完全不符合實際且有損政府形象的。客觀公允的說,由於全國土地皆為政府所擁有,基於土地財政與城市建設的需求,中國更有誘因以行政命令穩定市場,避免﹁大起﹂之後出現更可怕的﹁大落﹂,因此,即使世界各國都沒有真正意義的房地產市場,但中國政府干預市場的比重是﹁七﹂,而多數發達國家則是在﹁三﹂徘徊,時而過之時而不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