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虎狼之師消失之謎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20 11:01

秦國時期的秦軍強大得勢不可擋,席捲天下而吞併六國。但這樣的虎狼之師卻在秦二世時期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帝國在面臨危局時居然要靠一個擔任後勤工作的章邯帶領由刑徒和奴隸臨時拼湊而成的軍隊給予支撐。即使後來王離帶領駐守河北的秦帝國正規軍回師中原,但已無往日雄風。秦始皇於西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陳勝吳廣於西元前二〇九年大澤鄉起義,短短十三年,秦軍只留下了巨鹿城下帶著血腥味的滿城煙沙。

後世很多人都把秦軍的消失歸結於北伐南征,感歎北伐軍回師中原卻被項羽滅於巨鹿,更感慨南越趙佗割據自立而不回師救援。︽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記載:﹁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攻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乏絕,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宿兵於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這些史料反映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把秦軍用於了北伐匈奴和南征越人且陷入了對外戰爭的泥潭。其實大秦帝國真正的虎狼之師從來沒有拋棄過自己的國家,更沒有全部離開關中故土和中原地區。不論是回師中原的河北軍,還是留守在關中與中原的常規軍,他們都為保衛帝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只可惜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蒙恬的三十萬北伐軍只是秦軍主力的一部分

這三十萬人曾參加過統一天下的戰爭,乃是赳赳老秦的精銳之師。但是南征的軍隊卻和大秦虎狼之師並沒有多大關係。我的觀點如下:︵一︶︽史記︾對北伐軍的描述為:﹁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請一定要注意這個﹁兵﹂字,說明蒙恬帶的不是刑徒和奴隸,也不是一些其他非職業軍事人員。而︽史記︾清楚明白地寫著南征軍的構成為﹁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可見南征軍是臨時拼湊而成,雖和後來章邯軍的成分構成不太一樣,但性質大同小異。︵二︶非始皇帝親信、沒有成功指揮過大型戰役,沒有建立過軍功,絕不可能掌握秦軍的兵權。蒙恬,將門之後,始皇親信,又曾率軍指揮過滅齊之戰,官拜內史。不論是從血統和地位,還是從能力和信任,蒙恬能掌握三十萬主力秦軍都是說得過去的。而不論是屠睢、任囂還是趙佗,都不可能被授予︽淮南子•人間訓︾上記載的五十萬主力秦軍的控制權。他們三人整合起來都比不上蒙恬及蒙氏家族在始皇帝心中的分量。︵三︶假設任囂與趙佗所統領的是主力秦軍,那麼趙佗不可能在中原爆發內亂,秦帝國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能控制部隊不嘩變。思鄉之情,落葉歸根乃中國亙古不變的傳統。這些都是大秦的子弟兵,親朋好友都在老家,豈能坐視不理,見死不救!︵四︶北方遊牧民族長期肆虐中國北方,秦人長期和遊牧民族打交道,知道其戰鬥力深淺,故派正規軍出戰予其痛擊。而越人當時的文明連遊牧民族都趕不上,還處於刀耕火種時期,所以秦帝國認為派遣雜牌軍出戰即可。所以結合以上四點,我得出的結論就是南征的秦軍和大秦消滅六國的正規軍沒有半點關係。

那麼秦帝國在關中地區和中原地區駐守的常規軍有多少兵力?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先弄清楚秦始皇時期的秦帝國共有多少兵力。秦始皇曾派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滅楚,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有一句很關鍵的話:﹁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說明六十萬大軍乃是秦國當時能發動的最大機動兵力數量。即使秦始皇滅掉六國後軍隊數量有所增長,但也不可能在短短數年之間翻倍增。所以秦始皇時期正規軍的數量應該就在六十萬上下。

還有三十萬常規軍消失在了哪裡

其實這三十萬常規軍從來沒有消失過,他們一直在關中和中原守護者自己的帝國,他們都曾在司馬遷的筆下活著,只是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把大秦正規軍一分為二,其中三十萬做戰時預備軍,即蒙恬帶走,王離帶回的那三十萬河北軍。另外三十萬大軍做國內常規軍,分散駐扎在整個大秦帝國的重要城市和關隘。賈誼在︽過秦論︾中就明確寫道:﹁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河北軍最終被項羽殲滅於巨鹿,而國內常規軍卻亡於以劉邦為首的各路起義軍。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沛公與項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與秦軍戰,大破之,斬李由。還攻外黃,外黃未下。﹂﹁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與俱攻秦軍,戰不利。﹂﹁乃以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將陳留兵,與偕攻開封,開封未拔。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以徇。南攻潁陽,屠之。﹂﹁南,戰洛陽東,軍不利,還至陽城,收軍中馬騎,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略南陽郡,南陽守齮走,保城守宛。﹂﹁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擊趙賁軍,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西擊將楊熊軍於曲遇,破之,虜秦司馬及御史各一人。遷為執珪。從攻陽武,下轘轅、緱氏,絕河津,還擊趙賁軍屍北,破之。從南攻犨,與南陽守齮戰陽城郭東,陷陳,取宛,虜齮,盡定南陽郡。從西攻武關、嶢關,取之。前攻秦軍藍田南,又夜擊其北,秦軍大破,遂至咸陽,滅秦。﹂︽史記•陳涉世家︾記載:﹁初,陳王至陳,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複為秦。宋留不能入武關,乃東至新蔡,遇秦軍,宋留以軍降秦。秦傳留至鹹陽,車裂留以徇。﹂﹁當此之時,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

以上劉邦、曹參、宋留等人遇到的秦軍都絕非章邯的雜牌軍與王離的河北軍,乃是大秦帝國的國內常規軍。而且這些常規軍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並非一觸即潰。劉邦也多有攻城與交戰失利,宋留更是攻不進武關,反而送了自己性命。所以,大秦的虎狼之師從來沒有消失過,他們在巨鹿血戰,在滎陽、南陽、開封、白馬、曲東、新蔡、宛城、武關、藍田、陽武、嶢關等各個重要城市和關隘堅守,為大秦帝國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為何六十萬大秦虎狼之師失去了往日的雄風

先說王離的河北國防軍。這支軍隊比國內常規軍更有戰鬥力,因為一直在河北戍邊。但是這支軍隊遭遇了統帥蒙恬冤死,士氣已經遠不如當年。再加上新統帥王離的能力也遠不如蒙恬,這支秦軍的戰鬥力已經大大打了折扣。再說大秦的國內常規軍。秦始皇把軍隊分散在各個城市和關隘,以為這樣是最保險的,但他也犯了平均分散兵力的錯誤。他哪能料到陳勝吳廣大澤鄉振臂一呼,全國到處都是星星之燎原之勢。每個城市和關隘的守軍都很難互相支援,因為每個守城將領自己都勢如危卵,哪有精力去救別人。而每個城市和關隘的秦軍卻常遭遇數倍於己的起義軍。運氣好點的,遇到戰鬥力差的起義軍,尚且能夠破之,如吳廣、宋留之輩。但是遇到狠角,如曹參和樊噲等人,就只能城破身亡了。

更讓秦始皇不能預料的是,秦朝咸陽中樞也出現了問題,李斯不在了,蒙毅不在了,馮去疾也不在了,他留給兒子的股肱大臣們都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個趙高。不論是國內的三十萬常規軍,還是河北的三十萬戍邊軍,在趙高手上都不能形成有效配合和發揮出最大的戰鬥集群力量。所以人算不如天算,始皇帝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誤了大秦帝國的卿卿性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