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颠倒如何改善宝宝的睡眠?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7 16:43

睡眠不佳的3大影响

1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在宝宝大脑生长发育过程中,劳逸结合才能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行。宝宝如果睡眠不好,大脑会一直处于疲劳状态,脑细胞会缺氧,长期以往可能会造成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从而对大脑形成一定的损伤。

2对情绪(脾气)的影响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当我们很困或比较疲劳的时候,脾气也会变得比较暴躁,更何况是还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小宝宝。当宝宝发脾气闹情绪时,妈妈们要深入了解宝宝发脾气背后的真正原因,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脾气不好的标签。

3对行为认知能力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对我们的回馈,如果宝宝的睡眠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是可能会影响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二是对行为发展的影响,这个在年龄稍大一点孩子的身上表现比较明显,比如会出现多动症或注意力缺陷等。妈妈最关心的4个睡眠问题

1入睡困难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醒太久,太疲劳容易引发睡前哭闹。所以要在还没有困得很厉害的时候,就对宝宝进行安抚,安排睡眠环境。

2昼夜颠倒

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几乎全在呼呼大睡,只偶尔踹踹肚子,出生后也有一阵子睡得昏天黑地,昼夜节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白天一定要保持活动量,接受日光照射,晚上早些休息,屋里光线要调暗,帮助减少昼夜颠倒发生的可能。

3一放就醒

3 个月内的婴儿,入睡先进入的是 20分钟左右的浅睡眠,如果在成人怀中入睡,此时放到床上比较容易醒。一般等过 20 分钟后的深睡眠再放或直接在床上入睡,可有效缓解宝宝一放就醒的现象。

4频繁夜醒

夜醒夜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学翻身、长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导致夜醒,妈妈要留点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喂奶,无原则夜奶容易导致习惯性夜醒。婴儿胃容量较小,刚出生可能一次吃几口,吃完一会儿就饿,这是早期频繁夜醒的主要原因。

建立良好睡眠4招式

1良好的睡前习惯

孩子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适应母亲子宫外新环境的过渡期。他还没有能力遵循在固定时间内吃饭睡觉。因此,照顾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需要时给予喂奶、在他困的时候哄他睡觉。但是,当孩子 3 个月大时,父母就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好的睡前习惯。这个年龄的孩子,有 90% 能够在晚上连续睡上 6~8 小时。而且,当孩子 4~6 个月大时,就不需要在夜里喂奶了。

2培养独立入睡能力

当宝宝显出困意时,应在他睡着前就放进婴儿床内,让他自己在婴儿床内慢慢地睡着,这是培养宝宝独立入睡能力的关键。当他在夜晚醒来时就很容易自己再入睡,并不需要父母的帮忙。

3注意观察困倦的早期信号

如:揉眼睛、变得烦躁、易激怒或变得安静。当然打哈欠时肯定表明他已经困了。当宝宝困倦时,您可以:唱一首催眠曲,给他洗个澡,做一些促进睡眠的按摩,等等。关键在于,每次都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并采用同一顺序完成。您的孩子最终会将催眠曲、晚间的洗澡和按摩与睡眠联系起来。

4帮助建立健康的昼夜节律

在白天,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若是下雨天或阴天,您可以打开室内的灯光让房间更加明亮起来。在晚上,要让宝宝睡在安静、黑暗的房间内。大脑松果体在安静黑暗的夜晚释放褪黑素,在明亮的白天则会抑制它的释放。从而帮助宝宝调节和建立健康的昼夜节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