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个月的宝宝,发脾气的时候会摔东西,说了也没用。家里大人从来没有这样做,不知道他哪里学来的。
A 宝宝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说出的话差不多是“电报句”,即意思不完整,有需求无法很好地表达,或表达不出来,或大人不理解他的意图,此时就会着急上火、焦虑烦躁,通过发脾气、摔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相当于大人和孩子待在两个世界里,无法很好地沟通。因此大人要有“读心术”,去细心观察和了解孩子,试着猜测他的意图,问他“你是不是要……”“你是想……,对不对呢?”同时大人不能跟着宝宝的情绪走,宝宝急的时候大人不能急,而是要耐心地安慰宝宝“不急”,从表情和态度上也要表现出不急不躁。
5 个月的宝宝只会啃玩具,不会玩,比如摇铃拿手上就是啃,不会摇着玩,要紧吗?
A 宝宝最先用于探索事物的工具不是手,而是嘴。通过嘴的啃咬、吸舔来感受物体的特性,比如软硬、糙滑、厚薄、大小、味道等。宝宝不会玩摇铃,也有可能是手腕力量还不够,抓握不牢,不会左右摆动,这不要紧,大些时候就会了。再说谁规定一定得按常规的玩法来玩呢?怎么玩都行。大人可以示范或协助,而不能强制他必须那样玩。也有可能是宝宝该出牙了,牙痒就会啃咬玩具,如是这样,可以买磨牙棒、牙胶一类的给他啃咬。
孩子 3 岁,自己不玩的玩具,别的小孩拿走的话就哭,宁愿放在那里也不给别人玩,该怎么教会他分享呢?
A 孩子不愿分享玩具,是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他开始有了物权意识,明白这是“我的”,这是一个建立物品归属感和私有概念的阶段。先有对物品的拥有感、占有感,才谈得上今后的分享。此时他会把自己的物品看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物权权利,不要强制让孩子分享,这次不愿分享,那就下次找机会试着鼓励分享。不要让孩子感到分享是一种痛苦,而要感到分享是快乐的。你可以组织一个传递玩具的游戏,即让小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一边唱歌一边传皮球,皮球最后回到自家孩子手中时,就结束了,然后全体鼓掌。还可以轮流玩或交换玩玩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