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印子(小小说)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古镇,印子
  • 发布时间:2018-03-28 15:11

  赣南某古镇。

  古镇有个习俗,镇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时,就会请风水先生根据自己的生辰八字及家运寻找百年归西之后的葬身之地,俗称做生基或者说采印子。

  因为这个习俗在当地人眼里根深蒂固,尤其是位于镇东出口的一块坡地,形如龙首状,名曰龙山口,此地为连接周边乡镇和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故聚集了镇里几十个有头有脸人物的生基。镇里街坊平日里论富贵荣耀之话题,最后不忘一句,你厉害,你龙山口有生基吗?虽然镇里几次以打击封建迷信和贯彻火葬为由整顿过,甚至强拆过几户已经做好的生基,可是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引发了几起群体上访事件,所以后来不了了之。

  镇里新调来一个省民政厅下派挂职锻炼干部刘金任副书记,分管民政和招商工作。到底是省里下来的干部,有眼光。刘副书记一来就发现了龙山口的商贸价值所在,极力劝说书记镇长将龙山口开发成商贸区。听了书记镇长陈述了其中为何迟迟不能成功开发的原委后,刘副书记陷入了沉思……

  大刘这几天因为自己夫妻俩采印子的事愁的睡不着觉。叫了几个风水先生,一致认为只有镇子西头那座山腰才和大刘夫妻俩的生辰八字,家运走势相符。而且镇子西头那座山是这个甲子年旺盛之地,未了几个风水先生一致在大刘耳边传递着一个绝密天机,龙山口的龙脉气数已经殆尽,风水正在向西山口移动,还反复告知大刘不可泄露,不然恐遭天谴。对于风水先生的话,大刘从来都是深信不疑。问题是西山口已经不是私人的山场,就在一个月前这个山场已经被山场主人以不菲的价格转让给了一个外地商人搞什么果业种植开发。

  几经辗转,大刘才找到山场承包商李大壮,听说也是省里来的老板。好说歹说,才以四千元的价格买下近二十平米的山地印子。虽然比龙山口也便宜不了多少,但大刘对风水先生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几个打探到风水正在往西山口转移的几户欲做生基的人家也在这几个风水先生的游说下在西山口买了印子。世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巧合,大刘刚刚在西山口做好生基,大刘在外面做了几年生意一直不顺的儿子竟然做成了一笔连他自己都不看好的大生意,赚了个钵满瓢满。另几个在西山口买了印子的几户人家,家境也出奇的顺。而龙山口有印子的一些人家却出了诸多不顺:先是镇里有名的商业大户周金财厂库失火,损失惨重。接着是镇里张长盛在外面做到厅级干部的儿子突然被查,至今还关在看守所里接受审查。这下子镇里关于印子风水的议论像烧开的油锅一样,最后一致认同那几个风水先生的判断:镇子的风水已经开始往西山口移动了。于是众人一边倒开始在西山口选取印子,这下子李大壮便挥汗如雨地在西山口脚下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收印子钱。就连已经在龙山口做好了生基的一些人家也不惜血本在西山口重新买印子。

  在某餐馆一间隐蔽的包厢里,那几个风水先生和李大壮已经喝得醉醺醺的,李大壮的一个随从正在给几个风水先生发着鼓鼓囊囊的红包,正当几个风水先生兴高采烈地数着红包里的钱时,门突然被打开,门口出现了几个派出所民警,领头的一个中年便衣亮出一张逮捕证说,你们几个涉嫌宣扬封建迷信,被依法批捕了。除了李大壮和随从,几个风水先生顿时被吓得瘫坐在椅子上。

  夜幕降临,镇子出口处,李大壮将一个密码箱交给刘金:“老同学,这是西山口卖印子的钱,记得早点把那几个风水先生放出来。这鬼点子,亏你想得出。“嗯嗯,”刘金笑着忙不迭的回答:“谢谢你,回去得帮我瞒着点哈,呵呵。”

  龙山口不久就又变成一片荒芜之地。镇政府顺势而为,没费多大劲就劝说剩下的几户有印子在龙山口的人家迁出了坟墓。然后规划、施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座功能齐全的交通要塞商贸市场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很快发挥出了极好的经济效益,镇里还因为这项工作受到了市里表彰。

  镇食堂,书记镇长轮番给刘金敬酒,都说刘金为镇里做成了一件大事。刘金表面若无其事地接着书记镇长的话茬,心里却直犯嘀咕:以一个怎样的理由结合推行火葬把钱退还给那些买印子的人呢?那几个风水先生怎么处理呢?刘金仰头喝下一杯白酒,心里感叹:政府工作真是一环接着一环啊!

  江西 罗建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