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政工,人力资源,关系
  • 发布时间:2021-03-19 10:03

  摘要: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离不开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管理策略的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有企业必须立足于大的方向,尽可能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通过相关工作的融合和协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更高的管理目标。本文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二者融合的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

  1引言

  结合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全局的观念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是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面临着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必须具备稳定的人才队伍,以强大的凝聚力来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发挥出更充分的效用。

  2国企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关系

  二者从工作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都属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从工作对象来看,二者的工作对像是统一的,是对员工开展的工作。从工作目标看,政工工作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软实力,而人力资源工作也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软实力,二者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创新力。具体来看,二者有一定的差异性,政工工作更多地侧重于思想政治范畴,是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思想精神理念的渗透和价值观念的树立;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地侧重于对员工潜能的激发、员工队伍建设和队伍稳定方面,如对员工实施科学的选聘和选拔、制定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员工晋升和员工激励制度、薪酬制度、福利制度、奖惩制度等。总的来说,企业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大的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而具体的管理策略上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也预示着通过统一工作大方向,可以将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融合,以实现工作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工作上的优势互补,推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提升,打造企业强大的软实力。

  3管理工作上的难点

  目前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员工队伍结构不稳定、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正在加快,业务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不同的专业和岗位人员需求量增加,对岗位人才的要求也在提升,这是国有企业实现阶段性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但是很多员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在改革进程中学习主动性不强,安于现状,表现出自身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相矛盾的问题,势必面临淘汰的局面。如何激发出企业内部员工的内在热情,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自己技能素质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而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员工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员工的思想精神沟通和疏导工作,很容易造成企业和员工间的矛盾冲突,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培养了多年的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损失。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为框架,为保障。如果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或不足,就会出现管理工作实际效果与理想的情况不相符,产生落差。国有企业要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因此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实现中,对员工的思想、素质方面有所忽视。企业政工工作浮于形式,工作方式方法对员工的吸引力不够,工作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员工内心情感共鸣,政工工作难以做到员工的心里,工作效果不理想。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因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更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基层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激情和主动性,不仅不能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且还容易积攒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企业内部和谐稳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往往没有兼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政工工作又无法精准地做到员工心中,二者融合性不强,工作效果不尽人意。

  4国企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对策

  首先,加强二者工作融合,狠抓管理难点。结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加大问题重视力度,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企业人才队伍稳定要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工作来抓。在人才队伍稳定工作中,除了采取人力资源的基本策略以外,如绩效考核、岗位晋升、奖惩制度、薪资福利、员工培训等,还要加强员工的思想精神建设。要将职工思想意识水平的提升和个人知识技能的提升纳入到综合的人力资源考量体系中,促进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融合,同时提高员工对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视度。通过二者工作的融合,依靠政工工作开展及时发现企业员工中的不良思想苗头,对思想偏差进行纠正,化解和消除掉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避免演化成大冲突。通过两手抓,两手硬,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推动人才综合素质水平提升。

  其次,建章立制,加快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二者工作的紧密融合要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方面进行打通。对原有的工作制度中相互矛盾的地方进行协调和统一,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使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能够并肩携手,共同推动企业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避免落入到主观经验主义的陷阱中。认真落实好厂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会制度,定期采集员工的心声和建议,使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流程更具公正性、公平性,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在岗位中发光发热。

  其三,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无论是人力资源工作还是政工工作,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员工群体这一工作对象来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员工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资源本身具有能动性,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将工作做到员工心心里。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消除员工的疑惑,关心和满足员工工作中的切实需求,使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对企业更有信赖感和归属感。在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指标中,采集基层员工的建议,集思广益,以员工的视角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激发出人力资源的潜能

  5结语

  只有以人为本,围绕企业的规划发展目标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才是最根本的路径。新时期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常做常新,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的融合,推动企业员工队伍更加稳定,企业软实力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翟小亮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融合[J].经济学, 2020(0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