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探讨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经营工作,融合意义,融合路径
  • 发布时间:2021-03-19 10:2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党建在做好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与经营工作融合起来,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功能与优势来引导、规范经营工作,将政治力量转化成真正的物质生产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文章就重点探讨了两者深度融合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 10月主持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国有企业发展成就和经验,创造性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互融互进、同频共振,以党建新成效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新形式下党建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意义

  会议中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和壮大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坚持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重大问题,为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对国企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度融合,可以从“融合”和“深度”两个层面来认识。“融合”就是要“融”得自然顺畅,“合”出优质高效,并能引领和服务改革发展。“深度”就是要真正的融合,而非表面的、浅层的、临时的融合。融合不仅要塑“形”,更要铸“神”,要达到“形神”兼合、聚合、融合发展的境界。

  党建工作的质量与否关键在于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能否真正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是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国企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建的方向指引和坚强的政治保障。党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入经营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党建资源优势,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推动力。

  二、政治建设是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保证

  (一)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全面贯彻执行,是国有企业鲜明的政治底色,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同时,国企党建工作又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活动统筹谋划,党建重心必须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作为着力点,党建成效必须通过企业经营发展成果进行实践检验,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两者互为依托、不可偏废。

  (二)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的辩证统一

  要把准政治导向,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在制度设计、组织保障、工作执行等各方面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党建弱化、淡化问题。要坚持价值导向,围绕企业组织“价值创造”这个中心和大局,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建融入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为企业生产经营赋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切实解决党建虚化、边缘化问题。政治导向是前提和基础,价值导向是落脚点,政治导向保证价值导向的正确方向,为价值导向提供思想武装,两者彼此联动、双向互济。

  (三)牢牢把握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辩证统一

  国企党建工作本质是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政治理论为指

  引,发挥理论武装优势,最终转化为组织力、战斗力、生产力。同时,党建工作也是管理工作,而且是企业的高端管理,是价值管理,同样需要利用现代管理工具来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国企党建工作要注重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经济规律、管理规律的认识,强化管理思维,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品牌建设、绩效考核、项目管理、合伙人制度、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等现代管理工具,实现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统一。

  三、制度化是全面推进党建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工具

  推动党建目标与企业价值创造有机统一,确保党的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相辅相成,保障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协同联动,促进党建制度与企业运行规范协调统一。

  健全顶层设计党建要求。要旗帜鲜明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业绩责任合同中,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实现党委和经营管理多元主体的利益意志趋向统一。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工作方式及同其他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促进党组织作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优化领导决策机制。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理清党委决策与其他机构决策的治理边界,构建清晰完备、运行顺畅的协同决策体系。涉及“三重一大”和其他重要事项,必须经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确保党委对公司重大政治责任、战略发展方向、经营发展理念、重大风险问题把控到位,对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确保政治正确、治理合规、决策高效。通过党委会经营和经营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委委员在经营管理层依法充分表达意见,畅通有关方面向党委会提出意见建议渠道,推动不同管理主体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形成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完善党建管理制度。强化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健全“一岗双责”制度安排,制定实施领导班子抓党建任务清单。把党建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把党组织运行机制融入生产经营相关制度规范,实现党建工作制度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建立党建工作制度与生产经营制度同步规划、同步修订机制,当企业生产经营制度随战略任务调整修订时,党建工作制度也要及时修订,确保与生产经营制度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结语:新时代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独特之处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政企合一”的销售公司应当主动适应新时代需要,围绕党建与企业发展双赢共进目标,积极探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主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元政 .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23):196-19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