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

  近些年来,中风在我国的发病几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当中风疾病发作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达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一、中风的原因

  中风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中医学上被统称为中风,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引起不同类型中风的病因各有不同。通常来讲,缺血性中风是由于供应脑部氧气和营养的血管堵塞或过于狭窄引起的,而出血性中风则是由大脑内或大脑周围发生出血问题所导致。

  引起中风的原因中以动脉硬化、先天性血管疾病、动脉炎、血管外伤性损伤、血压异常、心脏病、血液异常导致血栓易形成等因素为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两种。当人体发生脑动脉狭窄和硬化时,均大大增加了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几率。除此之外,可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的原因中,先天性血管狭窄是关键的诱因之一,动静脉畸形诱发的血破裂或出血、颅内动脉瘤等均可引起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发生。动脉炎疾病可导致动脉发生肥厚、增生,动脉狭窄增加了脑中风疾病的发病几率,包括结缔组织疾病、梅毒、结核、钩端螺旋体等,均是导致动脉炎疾病发生的原因。当出现血管外伤性损伤时,可引起出血性中风问题,例如外伤、颅脑手术、受压、插入导管或穿刺等,损伤了人体血管。血压异常会增加中风疾病的发病几率,其中脑出血可受常见的高血压因素影响,而脑部血流供应减少则是由低血压导致的,由此引起人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血压急骤波动也会导致脑中风疾病的发作风险有所提高,当人体患有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等心脏问题疾病时,会使其它部位形成的栓子脱落、并呈现出游离状态,最后导致脑部血管堵塞引起中风。患有心功能障碍、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病的患者,也会在低血压的影响下引起中风疾病的发生。

  二、中风的前兆症状

  (一)头晕

  中老年人是中风疾病的高发人群,中风发作前会出现前兆症状表现,其中以头晕最为常见,当患者出现反复的瞬间眩晕、或是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时,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通常此类的头晕会几秒钟之后即可恢复正常,这通常是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导致的,也就是中风的前兆表现。

  (二)肢体麻木

  当发生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时,应警惕中风疾病的发生,若是突然感觉到单侧肢体乏力、无法站稳,但是又可以很快得到缓解,此时需要考虑是否为中风千兆症状,尤其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更要警惕中风问题的发生。

  (三)眼前发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