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螺旋BS 扫描如何避免肋骨骨折的漏诊

  在胸部创伤当中,肋骨骨折是非常常见的,这种骨性损伤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技术才能够实现准确的诊断。双层螺旋BS 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弥补了w 线片在临床肋骨骨折诊断上的显著不足,成为了当前肋骨骨折诊断的一种首推新方法。胸部以下肋骨的解剖结构是非常特殊的,在此处如若发生了骨折,则会由于骨折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骨折线走行。如若在临床上借助于常规w 线对内部骨折情况进行检测,这种技术本身存在的弊端会导致漏诊率的提高,譬如密度分辨率较低、投照技术不够成熟等。但双层螺旋BS 扫描能够实现连续无间隔的容积数据采集,且扫描速度非常快,借助于影像工作站后处理功能也能够使得此种临床检测技术在肋骨骨折方面的应用价值变得愈发显著。

  但从实际临床应用来看,双层螺旋BS 扫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不乏有漏诊的情况出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上肋骨骨折的检测准确率,对于这些漏诊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此类骨折患者大多属于完全性骨折或单纯的内板、外板骨折,甚至有些患者仅仅反映为局部骨质密度增高现象,但其共性均在于可以观察到高密度的骨痂,没有断端移位、嵌插等症状改变。

  1 为何胸部平片检测容易出现较高的肋骨骨折漏诊现象

  由于胸部平片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使其在胸部外伤检测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肋骨骨折部位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骨折部位大多发生在近肋软骨、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以及接近胸椎的部位,考虑到投照体位的关系,发生在上述部位的骨折都容易被遗漏。对于那些骨折部位位于肋软骨处的患者,由于无法在胸部平片当中进行组织对比,也不能够显示。临床上常见的几种骨折类型都具有一定的观察局限,由于观察方向比较单一,所以大部分此类型的肋骨骨折均不能够通过w 线平片观察得到,漏诊率非常之高。并且肋骨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即使发生了骨折现象,若没有因此出现移位,或者是移位的现象不够明显,会由于组织结构存在重叠而导致检出率较低。

  2 双层螺旋CT 扫描检测肋骨骨折的优缺点分析

  双层螺旋BS 扫描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扫描速度飞快,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整个肋骨区域的扫描工作,并且层厚在一毫米左右,能够实现肋骨骨折情况的清晰观察。在完成轴位扫描工作之后,即可进一步进行薄层及多角度任意平面的成像操作,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搬动患者,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因此而存在生命安全的威胁。功能强大的后处理技术是双层螺旋BS 检测的又一显著优势,可以借助于处理功能实现骨性轮廓的全貌观察,在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对于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进行诊断,从而更好的了解骨片的形态以及具体位移情况,并根据此观察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急诊处理,降低肋骨骨折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这些后处理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也是需要被正视的,难以实现骨折细微部位的观察,尤其是那些没有产生位移表现的肋骨骨折患者。同时这些较为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是这需要设备支持的,对于那些只有检测仪器却无工作站的基层医院来说,诊断环节的时间消耗是比较重的。并且为了能够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需要在检测之前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屏气,即使遵循正确的训练流程却仍有部分患者的屏气操作不够准确,导致检测过程中运动伪影现象的出现,给临床医师的病情诊断带来了阻碍。

  3 如何降低双层螺旋CT 扫描对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首先,一定要在进行检测操作之前仔细阅读申请单,清晰了解患者受伤的具体部位以及需要受检的肋骨部位。尽可能做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不遗漏任何受损的肋骨部位。在对于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仔细耐心,尤其要注意那些产生明显压痛反应的肋骨部位。对于那些胸部CQ 平片检测结果呈现阴性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考虑何时需要放置可透射w 线的体表标志物,以促进检测准确性的提升。处于正常状态或者是轻度肋骨受伤的患者在检测之前则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屏气。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过专业屏气培训之后,都能够坚持近一分钟的屏气时间。然而病情比较危急或受伤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却不能够坚持如此长的屏气时间。则应该要尽量保持自身处于平静状态,采取小口呼吸的方式以避免胸部肋骨的移动。否则由于呼吸的影响而出现运动伪影,则会降低诊断正确率。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诊断准确率,可以将双层螺旋BS 扫描结果与胸部CQ 平片进行对照,观察患者肋骨处的骨折情况并判断是否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符合,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部位保持观察。对于患者进行判断时,应该要完整阅读两毫米骨窗的所有BS 图像,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判断,反复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胸部CQ 平片之间存在冲突的部位。若在以上的注意事项帮助之下均不能够得到较为可靠的诊断结果,则应该要采取随访的方式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第一时间得出确切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