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潜心钻研 收获辉煌 探索智慧城市 献礼祖国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市,钻研,历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31 19:23
2019年1月8日,由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庆领衔完成的“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0年立项,到2019年获得国家奖,近20年的风风雨雨,王庆历历在目。自己的成果被国家肯定,王庆心里也充满了自豪。
历史翻页,成绩依旧辉煌
27年前的王庆,还是东南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师从惯性导航学家万德钧教授,进行卫星定位研究。当时,只有美国有卫星定位系统GPS,我国的卫星定位接收板只能高价从美国进口。接收芯片、定位算法、信号播发都受制于人,GPS系统随时可能对我国关闭。年轻气盛的王庆,连做梦都想开发我们国家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导师的帮助下,终于诞生了王庆自己搭建的GPS/DR组合定位“实验车”。
2000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始,根据国家的需求,王庆研发了GPS/PDA的一体机,实现了土地调查的初步模型,开始逐步由实验室推广到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从三轮车到汽车,从转播车现场取证到无人机执行任务,王庆带领团队成员,开启了土地调查监测的新篇章。
“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项目针对我国土地调查监测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数据连续性不够、实时性不强等特点,构建了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方法体系,首创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数据组织管理模型,形成了土地权属管理和利用管理的一体化,第一次使用了全数字土地实地调查技术,研制空地一体车载集成装备,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实时监测、精准采集、智能入库。
新技术已经应用到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大大缩短了土地详查时间,保障了城乡全域土地调查信息的实时性,为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有力支撑了政府各部门的科学规划、管理决策。
精准定位,服务智慧城市
如今,身为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王庆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他说:“土地监测已经是句号,智慧城市才是新的开始。”
王庆对记者说:“城市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题。”随着第四代城市设计的逐步实施,多源大数据已得到普遍应用,获取数据的底层和核心,就是定位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技术已基本替代了美国的GPS,带有短报文的通信功能和多频段的定位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智慧城市、村镇发展、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更精准的时空信息做支撑,为定位技术提出了新挑战,需要在全域定位、超级CORS等方面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王庆并不惧怕挑战,对于他来说,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如何做到“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是需要思考的主题。
作为一名从事导航定位研究和应用的普通教师,王庆更觉未来任重道远,唯有带领团队努力工作,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尽一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