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者,藏于技

  • 来源:国企管理
  • 关键字: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
  • 发布时间:2021-06-16 20:06

  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但我国种业核心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挖掘、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科技自立自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从以常规育种为主的育种“2.0”时代向“4.0”时代跨越,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还有待补齐。北大荒垦丰种业副总经理刘辉说,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广泛运用,育种成为一项系统工程。而国内以常规育种为主,即使拥有同样优质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手段落后,最终也会被人“甩下一圈”。

  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各地持续探索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关键主体活力的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在企业端,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以430亿美元价格完成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巨头先正达并购案。并购整合后,全球种业基本形成以美国、欧盟和中国“三足鼎立”的全球农化行业新格局。

  先正达下属荃银高科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扎实的业务布局,已经成为我国领先的种业公司。同时,荃银高科注重研发投入,牵头成立了“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设立上海中科荃银,进一步增强研发造血能力。

  “水稻品种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杂交稻推广面积前3名,玉米品种裕丰303、中科玉505、联创808、隆平206等玉米品种位列全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前10名。”隆平高科高级副总裁尹贤文介绍。

  资料显示,隆平高科已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建有水稻、玉米、蔬菜、谷子和食葵育种站约50个,试验基地总面积超10000亩,拥有国内领先的水稻、玉米、蔬菜商业化育种体系。

  据尹贤文透露:“水稻是公司的优势业务,公司水稻种子资源方面储备非常丰富;玉米方面,2017年隆平高科联合中信农业基金收购的巴西玉米项目,拥有了17000份种质资源,该并购项目现更名巴西隆平,市场份额位列巴西市场前3名。”

  随着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并购,中国种子进口比例正在逐年下降。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报告显示,2019年农作物种子进口量6.6万吨,对比2018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量为7.27万吨减少0.67万吨。

  目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保障了我国七成以上农作物用种。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海南正在推进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三亚规划6028亩用地建设南繁科技城,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载体,周边配套规划631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起步区、3万亩南繁核心育种基地以及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

  2020年5月,中转基地实现了“零突破”,经过约4个月的隔离试种,隆平生物成功引进了230千克巴西玉米种子。这也是中转基地的首单科研用作物种子进境业务。

  “隆平高科在巴西有一个子公司——巴西隆平,我们将巴西隆平提供的巴西本地商业化品种进口到崖州,隆平生物将自己研发的生物育种‘芯片’回交转育到巴西品种里,再出口到巴西隆平,让他们在当地进行针对巴西害虫的抗虫实验,并最终申请批准在巴西商业化,这是‘种出’的过程。”隆平生物运营与法规总监刘枫解释道,待商业化后,再把这些种子所生产的粮食进口回国内,最终完成“粮进”的过程。这么一出一进,既提升了我国生物育种技术,也保障了粮食安全。

  创办仅半年多,隆平生物总经理吕玉平的团队就为13个新品种申请了专利,生物育种项目还获得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多个核心产品计划于2023年前完成全部法规安全评价试验并取得农业农村部批准,以及时应对国内急待解决的草地贪夜蛾危害问题。

  数据显示,两年来,崖州湾科技城共新增注册企业2290家,有254个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不乏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种业研究领域“国字号”,还包括全国前十强种业重点龙头企业中的8家。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