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体检或就医检查都会用到血液检查,其能快速反应出身体情况。但不是每次血液检验都能顺利进行,我们在血液检验操作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安全问题,降低血液检验安全性。血液检验人员小王就差点因安全问题损伤健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前天小王正当值,按规定血液常规检验要在4 小时内完成,当天送检的血液样本较多,小王在检验肝胆科送检血液样本时橡胶手套不知何时破了一个小口。因忙着检验并未在意,虽然完成了检验,但忙碌后才觉后怕。据小王回忆,若检验时有血液溅出或手部皮肤存在伤口,可能自己就会感染乙肝,艾滋等传染性疾病,以后再忙也要做好安全措施,绝不再让自己面临危险,发生职业暴露。
血液检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生物安全问题,对检查人员和受检人员都有影响。小王是因为在检验中未重视个人防护措施引发的安全问题,在血液检验中还有哪些安全问题呢?
1.采集血液时消毒不彻底
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时应严格按照院感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消毒,若无法及时更换垫巾、手部消毒等会增加病毒等传播概率,污染血液样本。在采集血液时偶尔会出现按压不当引发的出血,若血液中含有乙肝或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病原体,那么可能会导致下一位需采血或采集血液的人员及清洁人员被感染。
采集血液时存在一定生物安全问题,需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做好按序采集、正确按压、及时清洁、每操作一次一消毒等,才能减少职业暴露等生物安全问题。采集血液是血液检验的前期操作,减少因消毒不彻底导致的生物安全问题可使检验质量得到保障。采集人员要按专业要求操作为血液检验提供合格的血液样本,能将血液样本妥善的储存在正确的试管中,做好标记,能帮助血液检验更快速的开展。尤其是存在传染性疾病的血液样本,不会轻易被忽视。采集人员还要处理好每次操作的针头、导管等,按照院感要求分类丢弃,减少病毒,细菌等的传播,规范做好采集过程的操作,以保障血液检验的顺利进行。
2、试管封闭不严
试管封闭不严容易导致血液飞溅、溢出等,会对血液检验造成影响。若血液带有传染性病毒,并落在地面、桌子上、衣服上等,会在检验室、院内传播,容易造成更多人感染,也会威胁检验人员健康。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随时要多检查试管封闭情况,确定其密封良好后再储存、操作,能减少检验中的安全隐患。试管封闭不严会对血液检验者造成威胁,值得在检验中注意。只有检验中多关注、多检查,才能保障血液检验安全。在后续工作中能更好的使用试管、血液样本,保障检验有序进行。
试管封闭不严应被血液检验重视,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封闭好试管,减少血液检验中的问题。工作人员对试管封闭的态度,也关系着自己的安全,应格外注意。试管封闭不严可作为工作中的专项检查工作,每次送检前都应逐一确认,降低因封闭导致的不安全情况。试管封闭不严还容易增加其他细菌病毒等附着概率,让血样失去检验价值,阻碍检验正常进行。若检验需反复提取血样,会降低血液检验可行性,对患者健康是另一种威胁。
3、皮肤破损
细菌病毒等容易在皮肤破损处进入身体,快速繁殖让人体患病。在皮肤破损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做好皮肤消毒、一次性手套更换等。在采集或检验时都不能直接将破损皮肤暴露在空气中,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开展检验。长时间检验含有病毒的血液,会增加感染概率,降低检验安全。皮肤破损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检验前需对自检、个人防护等多注意,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好保护措施能降低皮肤破损的危害,让检验顺利进行。
检验仪器是不会频繁更换的,虽然经常会消毒、清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细菌附着。若在应用时不注意,可能血液样本中的病菌会通过破损处进入身体,危害健康。传染有时候只需一瞬间,不注重皮肤破损,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对后期工作不利。皮肤破损会降低血液检验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应爱护自己。
血液检验可发现血液中的较多问题,为治疗提供可靠数据。但检验中存在较多安全问题,应格外注意。上述内容已将安全问题清晰展现,相信血液检验中的安全问题不会再困扰你,也能在血液检验中做好应对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让血液检验高效进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