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股沟疝是否必须立即手术

  相关医学文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每年腹股沟疝患者新增率达到 300 万左右,除此之外其他各种类疝患群体也以每年50 万左右的数量持续增长,可以说该类疾病属于我国临床外科中最常见的病症,而腹股沟疝发病群体多集中在老年人群。与此同时,腹股沟疝发病位置的特殊性致使患者肠管发生卡压、嵌顿的风险会变得不可控(出血、组织坏死、感染性休克等),这也使得腹股沟疝治疗难度大幅上升。结合实际来看,目前对于腹股沟疝最佳治疗方法即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本身由于机体功能退化或者本身患有原发性基础性疾病等原因,多半倾向于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远不及手术治疗,手术是唯一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的方法,所以对于老人腹股沟疝而言,确诊后各项检查发现身体情况达到手术标准,便要立即手术,只有在确诊后发现身体情况无法达到手术标准时,才可选择保守治疗。

  1.老人腹股沟疝气内容特征

  疝即小肠气,医学上叫做疝病,主要是指人体内固有的某一组织或者器官的一部分游移至别处,比如经人体内部间隙、缺损、薄弱处游移至其他部位所造成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的疝病有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腰疝、造口疝、盆地(底)疝、食道裂孔疝等。腹股沟疝多见于老年群体,相关文献研究发现,60 周岁以上老人腹股沟疝发病风险较之青少年群体要高出3 倍,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已经衰老退化,腹壁肌肉、肌腱、、盆腔等组织状态往往较为松弛,腹腔内脏器也会有下垂现象,尤其腹股沟位置组织韧性、弹性低于正常水平时,便会引发腹股沟疝。

  2.腹股沟疝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腹股沟疝对于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大部分腹股沟疝患者初期临床症状多为小肚胀痛,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胀痛可能会下降,但运动后又会出现胀痛现象,尤其在每日午后时段小肚胀痛感较为明显,与此同时部分腹股沟疝患者早期症状也较为隐匿,很难第一时间被患者察觉。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股沟部位可复性肿块在其咳嗽、跑步、甚至行走时,都会随之鼓出,患者只能通过平卧亦或用手将之还纳。通常情况下,一旦肿块鼓出时,患者便会感到坠胀,若肿块无法经平卧或者常规方式还纳,便是嵌顿,此时患者会有腹痛症状,发生出血、组织坏死、感染性休克等风险也会大幅上升,严重的甚至会致死。结合实际来看腹股沟疝肿块若可用手压回或患者平卧时自行消失,说明情况可控,一旦肿块无法用手压回或者患者平卧时未消失,并随时间推移出现胀痛、呕吐、腹痛等症状时,说明病情已经不可控,患者必须尽快前往医院问诊治疗,此时拖延越久、治疗难度、治疗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3.老人腹股沟疝应首选手术治疗

  老人腹股沟疝应首选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效果最佳,绝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都会治愈。虽然保守治疗也属于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范畴,但上文也提到过该方法只适用于经各项专业检查后发现身体机能无法达到手术标准的患者群体。现阶段老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多是以无张力修补手术来体现,该手术较之传统腹股沟疝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不强,且术后复发率极低(复发率在1%以内)的显著优势。无张力修复手术治疗老人腹股沟疝方法原理即借助人工材料对患者腹壁缺损部位做实时修补(所用人工材料多属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从而达到有效治愈腹股沟疝的目的。

  4.老人腹股沟疝防护误区

  很多人对于老人腹股沟疝防护存在较多误区,比如有人主观的认为借助腰带、束缚器具便可有效预防腹股沟疝,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本质上外部的护腰、束腹行为,只能限制人体上腹区域,无法触及无肌肉保护耻骨肌孔;有人则认为多做腰腹运动,通过运动增强机体内腹膜韧性,也可有效预防腹股沟疝,其实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人体内腹膜属于胶原蛋白,并不能通过运动、健身等方式补充修复,只会按照人体生理机能规律随时间推移逐步萎缩。所以对于腹股沟疝,老年群体最好的防护措施,即规律生活、健康饮食,平时多留意自身机体情况,一旦怀疑是腹股沟疝,迅速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即可。

  结束语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导致很多网络上的虚假医疗广告层出不穷,比如“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疝气”等,望广大民众不要轻信,这种注射、微创等疗法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尚未经过临床验证,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所以生活中老年腹股沟确诊患者,最好是选择正规、权威医院检查诊治,一般只要治疗及时都可顺利痊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