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和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和对策。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375 例患者及5 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和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压力源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375 例患者,入院至血管开通时间为17-82min,平均时间(52.08±25.12)min,抢救成功362 例,抢救成功率 96.53%,该数值与临床中心脏介入指南上的90min 时间要求向符合。5 名护理人员中,有4 名护理人员会因急诊量多,压力太大,占比率80.00%;有3 名护理人员会因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产生压力,占比率60.00%。结论:在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来自多个方面,患者的病情不稳定,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等都会使护理人员感到较大压力,所以科室需根据具体情况对手术、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缓解工作压力,从而提升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整体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急诊心脏介入手术的方式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均采用心脏介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通过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后,临床治疗的效果较为良好[1]。但在急诊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护理工作出现差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在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长此以往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375 例患者及5 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和对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375 例患者及5 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有男225 例,女150 例,年龄在41-75 岁之间,平均年龄(60.32±4.26)岁,所有患者均给予急诊心脏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入院至血管的开通时间为17-82min,平均时间(52.08±25.12)min,抢救成功362 例,抢救成功率96.53%;护理人员有男1 例,女4 例,年龄在21-47 岁之间,平均年龄(33.57±3.44)岁。对比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无意义P ﹥0.05。

  1.2 方法

  详细记录、整理急诊科心脏介入手术的375 例患者及5 名护理工作人员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采用本院自制的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压力源调查表对护理工作中的各项压力源进行调查、统计,对所获得的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 检验,用( x ±s)表示,计数资料X2 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 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的375 例患者,入院至血管开通时间为17-82min, 平均时间(52.08±25.12)min,抢救成功362 例,抢救成功率96.53%,该数值与临床中心脏介入指南上的90min 时间要求向符合。5 名护理人员中,有4 名护理人员会因急诊量多,压力太大,占比率80.00%;有3 名护理人员会因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产生压力,占比率60.00%。

  讨论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本身需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都造成较大的影响,长期处于较大压力状态中,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通常需要面临诸多的突发性时间,长期与危重症患者接触,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所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不但要接受大量的工作,工作强度也较高。且急诊科室的患者常处于病情不稳定、病情波动较大的状态,所以医护人员需长期保持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上述这些情况都会加重护理人员的压力[4]。本研究显示:5 名护理人员中,有4 名护理人员会因急诊量多,压力太大,占比率80.00%;有3 名护理人员会因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产生压力,占比率 60.00%。

  处理对策:将强急诊科室的时间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应及时准备好除颤仪,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进行除颤处理,方便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减少手术的准备时间。其次,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手术物品的准备工作,减少时间的浪费。在患者入院前,做好医护人员的合理分工,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活动重复的情况,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压力源进行分析,首先,应合理安排轮班制度,充分缓解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其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避免应水平不足而出现差错,造成极大的压力[5]。

  综上所述,在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来自多个方面,患者的病情不稳定,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等都会使护理人员感到较大压力,所以科室需根据具体情况对手术、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缓解工作压力,从而提升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芳. 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和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4):231-232.

  [2] 陈敏. 导管室心脏急诊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效果[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5):247.

  [3] 陈思洁. 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压力分析与策略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年30 卷35 期, 254-255 页, 2021.

  [4] 刘静. 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压力分析与措施[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51):128.

  [5] 张娟. 冠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J]. 临床研究, 2019, 027(006):188-18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