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花﹄日子长汀木槿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饮食,文化,长汀
  • 发布时间:2021-08-26 20:33

  长汀人对饮食十分讲究,不亚于名声在外的广州人。虽然长汀是个山城,没有沿海的生猛海鲜,倒也有许多山珍。当地人依着时令,冬天吃菇,春天吃笋,到了鲜花盛开的夏天,便是吃花的季节。这个时候,山里田野、房前屋后,野花家花竞相开放,遍地皆是。不少盛开的花朵除供人观赏外,便是长汀人的食材。炎炎夏日,就成了长汀人的“花”日子。

  聊起吃花,还得说说长汀的历史文化。长汀有句“文人不幸汀州幸”的古话。说的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朝廷朋党之争中成了斗争牺牲品,被贬谪来长汀任官。这些官员在长汀务政之余,便以山水为伍,从游山玩水取得乐趣。他们又从乐趣中,享受长汀客家美食。所以,长汀客家美食文化中亦有“诗意”。

  长汀人吃花,其实还与药膳文化有关。当地人并不是什么花都拿来吃,主要看花的药效,若对身体有益,便可采摘回来加工成一道美食佳肴,因此白头公、木槿花、棕榈胚、南瓜花、黄花菜等花朵,都成为长汀人偏爱的“盘中餐”,而且不仅吃得巧,还喜欢吃出花样,汆、炒、炆、焖、煎,道道色香味齐全。

  是以每到夏天,长汀人的桌上便芳香袭人,各有“花”色。就我个人而言,最有记忆的还是木槿花。今年夏至前,按理说离木槿花开还得十天半个月,面花村的花却提前开了。到了村中,果然看见田边溪旁开满了亮眼的木槿花。午后的阳光十分耀眼,清澈的溪水荡漾着木槿花投下的倒影,水上的花在碧水涟漪中,要比长在树上的好看得多。这一番良辰美景,着实勾起我关于母亲与木槿花的回忆。

  那是在我儿时,家里门外的小坪上,种有一排六棵木槿树。每当到了夏天,满树的花儿开得十分绚丽。母亲会带我到树下,指着花带我背诵古人赞美木槿花的诗。她最喜欢唐代诗人钱起的《避暑纳凉》,诗曰: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母亲说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时景和诗人的心态,最有意境也最有情趣。有时诗兴来了,她还会编上一段童谣,比如:“大月光细月光,两个月光照四方。月光地下木槿花,满子大了中探花……”

  母亲钟情木槿花,会用双面红纸,照着花样剪纸。她只凭一把小剪刀,既要剪出花的轮廓,还要有镂空的技巧。剪出的木槿花比实景更有一番雅趣,花瓣中间的镂空部分,最能显出木槿花蕊的风姿。小时候,我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孩子,经常犯错,难得乖巧。母亲看我乖巧时,就会像如今幼儿园里的老师,剪上一朵纸花奖赏我。有时邻居小朋友来我家玩耍,母亲也会拿出一朵纸花,赠送给他们。

  要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婚嫁时,依照客家民俗需要一些红纸花,用在双方来往的礼品上,当做吉祥物。这时,他们会登门请母亲剪纸花。母亲为了表达良好的祝愿,图个“花好月圆”的愿景,她剪出的要么是并蒂石榴花,要么是木槿花。

  不过,剪纸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下厨才是她最拿手的本事。

  我们家每年一到夏天,许多鲜花都会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白头公做饧,南瓜花煎饼,棕榈花煮汤,金针菜炖汤,木槿花汆肉,都是家中的美食佳肴。这些食材都有药用价值,或是清凉解毒,或是美颜美容。夏天炎热容易上火,吃上这些花朵,一来预防疾病,二来养生保健。不过,这些花朵市场上不一定买得到,大都要去乡下采,唯有家里种了六棵木槿树,可以自给自足。

  母亲把花做成菜,有自己的一套烹饪技术。譬如木槿花,绽放的花朵她舍不得摘。要等到傍晚花儿凋谢的时候,才会提起竹篮,来到花前小心翼翼地采下结成一团的花。等到采满篮,便提到厨房,去掉花蕊然后洗净后下锅。

  家里的木槿树开着密密麻麻的花,母亲每次都能采到一篮子。每天同样的一种吃法,显然不合我们的口味。她就变着法子烹饪,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吃上口感鲜美的木槿花。同样的汤菜,母亲也会变花样,瘦肉汤、牛肉汤、蛋花汤,只要能配得上木槿花的食材,她都可以拿来烹饪。

  后来,因城市建设需要,老屋拆了,陪伴我度过三十多年的木槿树也随之消失。为了怀念母亲,我在新居的晒台上重新种了两棵木槿树。每年夏天,木槿树同样绽放出美丽的鲜花,我依着母亲的做法,却做不出那种味道。想来,只能从记忆里回味那道木槿花汤的香甜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