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足球源于中国古代的" 蹴鞠",可见足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强健体魄,中学生肩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足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我国取得了很多的荣誉,培养足球人才也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足球始终是要学习的短板。中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差异大,学习足球的兴趣不浓, 学校硬软件配备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化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受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建议教师和家长应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教师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我国的足球教育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中学足球教育工作现状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足球教育模式。教师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的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精神,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
一、影响中学足球教育推进的主要原因及分析研究
第一,足球运动没有得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足球运动是当前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和足球比赛更能体现团队合作意识,坚持不懈,集体的精神。对于中学生足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锻炼中学生的一些优秀品质,如努力坚持、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因此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的足球运动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的培养我国的足球人才。
第二,传统的家庭教育对足球教育的不理解、不支持。大多数家长认为中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担心孩子参与足球运动耽搁了学生,大多数家长也认为足球运动人数多,比赛时间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担心孩子受伤。而他们没有认识到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的精神和对孩子优秀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第三,学校教育现状不理想制约了我国中学足球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在应试教育环境模式下,体育课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对于我们乡镇中学,由于缺少资金投入没有标准的场地环境,在足球课程中没有课程引导、制度设定。专业足球教师数量缺乏,这样直接影响课程的的顺利开设、学生的正常训练和科学的学习。
第四,足球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发情况,学生受到意外事故的影响,进一步制约中学足球教育工作的发展。足球运动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对抗强的特点容易使足球运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乡镇中学各方面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校园保险和安全制度不健全,在学生救济赔偿和心理疏导方面的欠缺,引起的纠纷给家庭、教师以及学校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教师在教学或训练中忧心忡忡。
二、足球教育的实践和应对措施
第一、改变观念大力发展
首先,校园足球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需要校领导坚持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需要获得校领导的重视,鼓励、支持和帮助;培养孩子体育精神,团队合作,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其次,在家庭方面家长也要改变观念,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还有学生方面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需要依托优秀的文化课学习,对足球实践积极参加,努力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坚持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发挥好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势,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发挥好我国对足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任课教师要以培养人才为本,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足球兴趣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足球课堂运动,同时体育教师要以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友谊第一的思想理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体育教师也要具备急救的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要定期的加强对专业足球训练员的培训,学校也要加大足球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
第二、加大关注体育活动
在本校力利用社团活动课和选修课积极推广发展校园足球活动,努力将足球发展成为校园特色活动课程。确保在校领导方面、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制度,让校园足球的教育教学训练落地生化,为基层学校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发展方向,使我国青少年足球教育训练向着专业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2019 年11 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6-12 岁青少年足球工作的实施方案》意义重大“保障青少年足球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大力普及推广足球运动,培养兴趣,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扩大青少年参与足球的规模。在普及的基础上侧重提高,推动更多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进行提高性训练,夯实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深度,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作为中学足球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让足球教育教学工作落地生化。
参考文献
[1] 柴广申. 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有效途径探析[J]. 运动,2014,( 15) : 8 -9.
[2] 赵学龙. 浅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 23) : 50 + 52.
[3] 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08.
作者简介:高武平(1980 年8 月10 日),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高级职称:,学历:大学本科,署名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张沟附中,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课题:该文系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张沟附中2019 年度课题《中学足球教育推进途径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号:TS(2019) LX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