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信息技术,幼儿,安全教育
  • 发布时间:2021-11-18 21:21

  【摘要】幼儿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生活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安全事故。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也愈加显得重要。现如今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不够,针对性的教育也较少,往往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以教师说教为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高,老师讲的很多安全常识幼儿听过之后就会忘记。那么,如何有效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扩展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更有效。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现如今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不够,针对性的教育也较少,往往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以教师说教为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高,老师讲的很多安全常识幼儿听过之后就会忘记,一旦有事情发生,还是不知如何去做。因此,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信息技术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颖多样是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条件。幼儿年龄小,新颖、鲜明、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巧妙地创设出与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比如:在教幼儿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110、120、119)这一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已然熟悉,但是在什么情况下用,如何来打电话,能否随便打这三个电话等,对这些问题又似懂非懂、不甚了解。如果还按照平常的说教来进行,幼儿的注意力一定不会集中,于是我决定变换一种方式,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我分别录制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鸣叫声,并找了相应的汽车图片,制成课件。首先,让幼儿逐一听声音辨别是哪种车,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从声音和外形上来分辨,并让幼儿说说什么情况下会看到这三种车?如果我们遇到这三种情况该怎么办?在声音和图片的刺激下,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接着是学习拨打电话,我把三个特殊电话的接话内容也录制下来,并配上图片 (打架、着火、生病),幼儿看图片来判断打哪个电话。幼儿打电话时必须使用礼貌用语,并讲清楚事发地点,才会有对话(教师操作),否则没有声音。

  为巩固幼儿对这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和使用,我又创设情景一一到中心小学玩,并拍摄了从幼儿园到中心小学沿途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利用信息技术制成着火动画,还有老奶奶摔伤了、小朋友迷路找不到妈妈了等一些图片。幼儿看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兴趣特别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情景活动中。在情景表演中,幼儿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故,并在打电话时能详细的说出事发地点。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引进,才使得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对中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感知剌激,变静态形象为动态形象。

  幼儿园里每个月都会有一次防震、防火消防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们一个一个跟着老师,从楼梯上往下走,边走还边偷笑、说话。没有一丝紧张的表情。只听到老师大声的喊道:“快点,快跟着前面的小朋友。”于是,幼儿们又只得不明原因的跟着前面的小朋友往下走。

  地震、火灾…这些自然灾害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让幼儿学习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平时单靠教师的讲解和观看静止不动的图片来教育幼儿,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样幼儿无法想象危急的处境,从演练中就可以看出来。幼儿像走过场一样只是木纳跟着老师的指挥走,有时幼儿连在干什么都不知道,显然这样的安全演练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对年幼的幼儿来说地震是什么样子、房子怎么会摇摆、倒下,太难想象,演练时他们还会觉得像是玩游戏,而不能认真对待,达不到演练的效果。那么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地震和火灾的画面和不懂自我保护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就笑不出来了,一定能够认真地对待演练,学习自救知识了。

  由此,我设计了《地震了怎么办》这节活动。活动开始让幼儿先观看了真实的地震视频:房屋顷刻间倒塌、路面出现断裂、地陷、人们被埋入废墟。这些触目惊心得画面,使得幼儿看的目瞪口呆,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对真正的地震所带来的的灾害有所了解。为了消除幼儿的恐惧、我在网上找到了有关防震知识的动画,由于是以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形式出现,幼儿观看的非常认真。

  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小结时几乎每个幼儿都能说出两三个应急常识。在最后防震演练的环节里,幼儿没有一个人说笑,全班幼儿在几十秒的时间里全部跑到了楼下空旷地。整个活动充分调动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幼儿在具体画面的刺激下,完全置身其中,在获得丰富的安全知识的同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增强了,懂得了碰到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也扩展了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幼儿求知欲望。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敏.新时期关于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5-16.

  [2]夷娟.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6):63.

  [1]王红.信息技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39-4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