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 发布时间:2021-11-18 21:3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对话交流的有效途径,还是启发性教学的有效工具。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还处于萌芽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提问,既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所学的内容,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就需要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提问艺术来维持语文教学期间的课堂秩序。所以提问艺术一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不仅能够实现知识、情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令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当前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提问过程中了解语文课堂中的难点、重点知识。明确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的方式来保证教学质量。

  (二)优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次机会,因为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通过组织语言将答案表达出来。因此在语文课堂提问阶段,学生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同时得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设计趣味性问题

  教师在面对语文教材时,通过深入教材文章内容,能够有效发掘出教材中的内容美。然而借由提问,便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从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生活设计趣味性问题,使得学生将自己与课文内容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提问与游戏相结合进行识字教学,以此增加学生识字的质量。学习生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是困难,多数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生字时总是无法很好地把握识字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提问设计识字游戏,像是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然后以猜谜语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谜语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问题。教师可以直接结合生字的结构和含义自己直接编谜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寻找合适谜语,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提出谜语,让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说出谜底。其次,语文教师应把握有效提问的原则,合理安排提问时间,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提问,设计好各种类型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提问风格,以此来达到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

  (二)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新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围绕“春节”这个关键词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明年的春节是在哪一天吗?以往过春节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过的呢?”在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对学生进行提问:“课文第七自然段有‘除夕真热闹’一句,课文最后一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在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词语是重复出现的?那么根据这个词,我们能否感觉到春节的特点呢?根据这个词,大家找一找作者一共写了几件事。”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找到课文的亮点,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把握问题认知的层次性

  在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中,课堂提问的层次性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使得提问具有层次性。在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学生才是提问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这一问题的主体。由于学生思维是逐层发展,教师必须要对语文课堂问题的难度进行把握,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提问也应该要逐层进行。例如,在讲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文章时,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就是层层深入的。语文教师提出问题一:“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件什么事情?”学生答:“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什么。” 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二:“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答:“妇女的亲人被洋人汽车压死了,她指望中国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洋人。可是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一通。”教师提出问题三:“为什么妇女如此可怜,在中国土地上死了亲人却无处申冤?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思考之后给出正确的回答。通过这样一步步提问环节的设置,引出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题。正是因为当时中华不振,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周恩来才立誓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做好及时反馈与总结提升课堂质量

  小学生对教师的心理依赖感极强,向师性的心理促使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格外重视,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利用提问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小学生需要的是鼓励而非打击,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虽然要提出学生思考不足的地方,纠正学生理解存在偏差的地方,但是评价的内容有时候不能够仅仅围绕问题的本身,教师要看到小学生的潜力。为了发挥出提问时教师反馈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使得小学生感到被尊重,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课堂提问的教育作用,以课堂提问来改善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层探究教材知识,巩固和理解知识点,进而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徐文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34.

  [2]吕俊平,康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8):27.

  [3]柯秀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77-7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