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境式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情境式,游戏化,体育器材
  • 发布时间:2021-12-11 21:26

  摘要: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体育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体育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增强幼儿体质,还能促进幼儿更多其他领域的目标性发展。因此,丰富体育游戏的表现形式,在体育游戏中增加情境式设计,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体育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同时提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情境式教学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体育游戏。在活动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指导,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气氛中“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让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情境式体育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

  体育活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设计与组织,但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开展情境式体育游戏教学中仍存在多种问题。1、较多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概念未能更深入地厘清与界定,在户外组织过程中,容易出现效果性偏差的现象。在开展体育游戏中,未能有效带动幼儿积极性,体育游戏设计结构单一、乏味、无趣。2、部分教师也存在专业素质偏低,在设计游戏活动前后忽略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具有不同的目标,从而导致活动设计偏离“以幼儿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传授技能、讲解方法,体育活动变成了机械化锻炼的模式,逐渐让幼儿对体育活动不敢兴趣。4、体育游戏时间无法控制与把握,教师在游戏流程环节上没有进行科学的时间把控,容易出现体育游戏中心环节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等。

  二、情境式体育游戏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化游戏的设计重要方面

  体育游戏在设计上更应突显与一般户外活动的不同特点,在场地的选择、器材的选用、规则的制定上均体现出安全性、教育性、适应性、情境性的原则。情境化游戏的设计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技巧的设计、游戏活动方式三个方面。1、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引,教案主题应生动有趣、从以往的直观表述转变为生动的拟物化描述,如《我要跑得快》更改为《我是一道小闪电》。游戏过程的设计要强化活动前导入效果,教师从以往直接示范、规则、安全说教转变为情境场域预设、情境式角色的生成,让幼儿主动内化、吸收体育游戏的规则知识、安全意识,从而有效促进游戏目标的达成。活动延伸要保持情境式延续,教师通过角色任务安排,让幼儿在与家长、同伴的互助游戏中,思维能力得到持续性保持。加深记忆,确保活动后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能得到深化和提升。2、灵活多变的游戏玩法,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创编能力。教师根据活动目标有效设定虚拟角色和情境,通过引导幼儿想象、自主创造的方式去灵活体验整个体育游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情境式渗透游戏的教学效果。

  (二)以材料辅助,开展情境式体育游戏。

  由于教师对体育游戏的专业性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投入材料的不科学,导致活动形式单一。如,小班级幼儿,其活动灵活性、敏捷性较为薄弱,如何让小班级幼儿运动起来,这需要充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练习下肢力量,教师大多数会采取跳高、跳远、平衡木等基础技能设计,机械性重复的训练容易使幼儿对此失去兴趣。因此,投放适宜、针对性的游戏材料对于活动的开展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创设环境的有效途径

  当代教师在创设有效的情境模式中,应灵活运动身边的教学资源。除了提供可操作,塑造角色性强的辅助材料外,还可以通过播放故事、音乐、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中班幼儿的自尊性格逐渐形成,此年龄段的幼儿渴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但引导不好,幼儿之间容易产生摩擦,经常出现投诉现象等。如“小花猫分蛋糕。蛋糕不够分了,小花猫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大家又能保持好朋友的状态呢?”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故事,幼儿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实现情景的转换,表现游戏的主题,而且随着幼儿智力 水平的提高,情景转换程序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增强,主题也更加统一突出。正是这种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景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并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所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将故事情境融入1。

  幼儿在学前阶段,接受能力强,能快速感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交集。在体育游戏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入幼儿熟悉的歌曲,利用生动形象的歌词、熟悉动听的旋律来为幼儿创设丰富有趣的主题情境。如运用儿歌“在农场”这儿歌,让幼儿扮演各种动物,使幼儿全身心投入生动的主题情境环节中,利用想象,调动幼儿的兴趣。儿歌中对体育游戏情景的语言提示指导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想象, 引起了幼儿兴趣,还使幼儿达到游戏活动的预期目标。生动的情景性语言帮助幼儿想象游戏的环境、角色、 动作,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活跃了气氛2。

  (四)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抽象形象思维,在活动设计中对于辅助材料的依赖性会稍有下降,此时,教师可根据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情境化创设。可利用语言带动积极性的方式,通过用语言来创设虚幻的情境,再运用不同的声色来描述模拟一定的形象角色,并适时向幼儿抛出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由易向难递进,从而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此时,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不断与教师的教学主题相契合,在身临其境的场所里内化并创新游戏玩法,使体育活动的效果得到升华。

  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情节的进行情境化设计,提高体育游戏活动的魅力,利用形式丰富的情境式体育游戏使幼儿从单一的外在练习迁移到积极主动的内在动力,激励幼儿为满足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一游戏目标主动付出努力,体验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从而身心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秀慧.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健身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吕美英.《巧设情景体验体育活动乐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