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超级网红的“流量密码”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比亚迪,网红,“流量密码”
  • 发布时间:2022-01-12 20:14

  时近年末,比亚迪左右采 获,“岁功”颇丰。

  进入2021年12月,众车企 纷纷交出销量“成绩单”,新 能源汽车再次成为乘用车市场 最亮眼的版块。其中,比亚迪 11月销量达97242辆,同比增长 8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暴 涨252.7%,达90121辆。网传 “一个打十个”的海报情节继 续上演。

  从细分销量数据中不难发现,比亚迪销量暴增的背后, DM-i系列车型功不可没,与EV 车型一同成为带动比亚迪新能 源汽车销量的双引擎。造车近 二十载,比亚迪不仅成为汽车 电动化的先行代表之一,更通 过自己持续迭代创新的DM-i超 级混动技术,成为传统燃油车 的颠覆者。

  一款车的爆红也许偶然, 多款车爆红背后,隐藏着哪些 必然?

  猛攻传统燃油车腹地

  在2021年11月的广州车展 上,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 正式亮相。一如过去的干脆直 接,大屏幕上“燃油SUV颠 覆者”霸气十足。给比亚迪底 气和信心的是“燃油轿车颠覆 者”秦PLUS DM-i在家轿市场 的惊艳表现,而宋Pro DM-i 将 在燃油SUV领域攻城略地。

  当前,纯电动、HEV、油 电混合和氢燃料等多种技术路 线的产品都在从不同领域、不 同场景全面替代传统燃油车。 作为推动汽车电动化革命的先 行企业之一,比亚迪深知哪种 技术路线更适合哪个阶段。纯 电动的续航里程焦虑、HEV油 电混合的成本劣势以及氢燃料 电池不完善的生态体系都是自 身的短板,在一定的时间里, 很难能真正取代目前仍占市场 主体的传统燃油车。

  比亚迪DM-i系统的出现,让传统燃油车感受到更大的威 胁。凭借对垂直供应链的强大 整合能力,比亚迪将插混汽车 成本控制到燃油车的水准。从 发动机的控制,电机的控制, 电源、电池的管理和整车的控 制器,再到所有的软件系统, 比亚迪全部自己完成,这样做 的好处就是成本做到最低。

  成本可控带来的是售价上 的优势,再加上出色的油耗及 驾控表现,促使比亚迪DM-i系 列产品对燃油车市场形成“降 维打击”。以紧凑型家轿市场 为例,10月,秦PLUS以月销 25,908辆的成绩杀入了A级车销 量排行榜前三,仅次于轩逸、 朗逸,位列中国品牌第一;11 月,秦PLUS销量达28151辆, 再创车型月销新高。在A级轿 车这个中国乘用车最大细分市 场,自2011年1月以来,中国自 主品牌A级轿车首次突破月销 2.8万辆的大关。这在过去是不 可想象的。

  事实上,不仅是秦PlUS DM-i,其他搭载第四代混动技 术DM-i的车型也在市场中收获 颇丰,进而带动了比亚迪整体 销量的快速增长。

  如今,比亚迪又把目光锁 定在了燃油SUV领域。SUV市 场一直以来是合资品牌和自主 品牌混战的市场,而以特斯拉Model Y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纯电车型也在抢占这个细分市 场,竞争白热化可想而之。

  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 如何实现颠覆?当然还是DM-i 技术的赋能。零百加速时间仅 为7.9秒,比同级燃油车快2-3 秒;而4.4L的百公里油耗水 平,仅为同级别燃油SUV的一 半。在续航里程上,2022款宋 Pro DM-i可油可电的特性和 高达109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 都让续航无焦虑,让出行体验 真正实现高效便捷。凭借优异 的综合竞争力,2022款宋Pro DM-i或将成为继秦PlUS DM-i 之后下一个爆款车型。

  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危 机愈演愈烈,无论是性能数据 指标还是成本控制以及油耗表 现,已经越来越难以和DM-i相 抗衡。

  千磨万击 咬定混动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属于新 技术的时代浩荡而来。先发者 比亚迪的10多年漫漫混动路, 实际上并非坦途。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 动”。2003年,比亚迪刚刚进 入汽车行业,插电式混动技术 已经开始酝酿。但此时国内的 汽车市场中,传统燃油车正处 于早期的高速增长阶段。

  2008年,比亚迪推出第一 代DM技术并上市第一代产品 F3DM,第一代DM技术就已经 设计了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然 而,受限于当时中国整体产业 链水平,技术性能和成本控制 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没能打开 当时的市场。

  5年后,比亚迪推出第二代 DM技术,在产品的开发上把 动力性作为产品的一个关键指 标,即百公里加速5秒内,全时 电四驱,百公里综合油耗2L以 内的“542战略”,陆续搭载在 唐等第二代车型上。产品一上 市,出色的动力性能受到消费 者的普遍欢迎,受限于价格昂 贵,没能实现大规模普及。彼 时,“纯电动”“弯道超车” 在国内声量巨大,混动技术并 不被看好。

  到2018年,比亚迪在第二 代DM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开发 了PSG辅助电机(P0),使双模 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平顺性 全面提升,称之为第三代DM技 术。第三代DM技术同样在动力 性能上表现出色,还大幅降低 油耗,但未能解决成本过高的 问题。

  可以说,比亚迪的前三代 DM技术一直在进步,但仍然 没能实现在市场中的大规模应 用。“百败而其志不折”,方有如今在市场中“大杀四方” 的第四代DM产品。

  在前三代DM技术的基础 上,比亚迪的研发团队对产品 进行了重新定义。得出的结论 是偏重动力性可以作为一条技 术路线,而另外一条技术路线 则应该把节能和成本放在首 位。2020年年中,比亚迪推出 了DM双平台战略,并同时发布 了主打性能的DM-p技术。不久 之后,2021年1月,主打经济性 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横 空出世。比亚迪超级混动DM-i 技术以电为主,由专用的高效 发动机、全新的EHS电混系 统、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以及 比亚迪最新推出的专用的刀片 电池组成。

  虽然第四代DM方案技术 复杂,但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 低以及油耗的显著下降,如秦 PLUS DM-i,售价和同级别燃 油车相比已经不相上下,而百 公里亏电油耗仅有3.8L。

  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比 亚迪用DM-i 超级混动技术证 明:坚定自己的选择,坚持自 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最佳路 径。

  混动市场的中国车影

  比亚迪DM-i不仅是比亚迪 自身的突破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混动汽车的命运以汽 车市场格局,以比亚迪为代表 的中国品牌,在日系车型占绝 对优势的混动车市场,蹚出了 一条自己的路。

  汽车行业曾普遍认为, 插电式混合动力只是一个用于 过渡的技术路线,而纯电动是 主流,氢燃料电池则是终极方 案。现实情况也曾按照这样的 趋势发展,特别是纯电动汽车 异军突起之后,插混更是被普 遍看衰。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 中,插电混动车型近几年的份 额分别为:2016年25%、2017 年19%、2018年27%、2019年 17.5%、2020年19%。显然, 在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插混开始走下坡路,车型也屈指可 数,年销量过万的实际上勉强 只有4款车型,分别为理想ONE 的3.34万辆、宝马5系PHEV的 2.41万辆、比亚迪唐DM的1.55 万辆、帕萨特PHEV的1.46万 辆。

  插混之所以开始被边缘, 是因为其自身的缺陷,其一是 插电混动车型因为拥有两套动 力系统,成本居高不下,价格 自然也要更高;其二是在电池 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的电机由于无法获 得能源支持,所以会停止工 作。此时,仅依靠发动机驱动 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会因 为车身重量较大,而使油耗比 同级别燃油车更高。

  有咨询公司研究预测,伴 随着充电配套设施的增加,以 及纯电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插 混车型的市场份额也将下降至 10%以内,并持续“萎缩”。

  DM-i的出现恰逢其时,在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拯救了插 混的命运。凭借多年的技术迭 代,比亚迪的DM-i车型,不仅 实现了成本的竞争优势,而且 在亏电情况下,可以实现极低 的油耗,彻底解决了过去插电 车型的两大缺陷。

  更为重要的是,在某种意 义上,DM-i或将动揺日系在 混动市场的垄断地位。丰田的 THS混动系统汽车早在2018年 年底就已经拥有超1300万辆的 保有量,而比丰田晚15年推出 i-MMD混动系统的本田,技 术更加新颖,混动总体销量虽 不及丰田混动,但上升趋势明 显。

  日系在混动市场的一家 独大对中国品牌非常不利,因 为传统燃油车在未来的出路就 是油电混合,不管是插混还是 HEV,都是可能的选项。2020 年10月,我国发布《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指出到2035年,中国节能汽 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 一半,其中混合动力将作为最 重要的节能技术在汽车领域推广,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 为混合动力车型,这意味着混 合动力的地位有所上升。此 外,新版双积分政策也鼓励发 展低油耗车,而低油耗车的油 耗标准也只能是混合动力才能 实现。

  比亚迪DM-i在某些技术上 甚至有了比日系混动更好的表 现,也许这就是中国品牌在混 动市场的重要转机。

  为什么是比亚迪?

  在混动市场想要有所作为 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跨国汽 车企业以及主流的中国汽车企 业都在混动领域有所布局。但 到目前为止,能够在技术和市 场上实现如此大突破的,比亚 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果你不吞噬自己,别 人就会吞噬你。” 比亚迪深知 在科技大变革时代,“一篙松 劲退千寻”,与其被动淘汰, 不如不断主动自我革新。比亚 迪并不介意设立新业务单元来 同公司原有业务竞争,并能努 力在产品升级、平台升级和突 破性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在自 家传统燃油车销量连年翻番式 增长时,纯电动、混动等技术 和产品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 中。这种自我吞噬就是一种避 免被他人颠覆的手段,而前提是洞察先机的智慧。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 总经理李云飞在广州车展期间 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番话或 许就是答案:“相较于其他品 牌,比亚迪最核心的是我们的 战略前瞻、产业协同,比如今 年缺芯,但因为我们很早就在 芯片领域布局,所以整体情况 比行业要好一些,而且我们对 电池、电机、电控进行了全产 业链布局。在技术上,经过多 年积累,比亚迪有很多重磅技 术以及专利终于应用在自己的 产品上。从去年开始到今年, 如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 e平台3.0等这些技术逐渐搭载 和应用在产品上,进一步增强 了产品竞争力。”

  除了技术的领先之外,比 亚迪的规模化也做得足够好。 正如李云飞所言:“比亚迪目 前的销量在国内是遥遥领先,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销量很有 可能还会再上一个大台阶。”

  据悉,比亚迪2022年将发 布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端品 牌,售价区间可能在50万-90万 元之间。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 春。”这或许意味着,中国汽 车品牌的高端化征程,将被推 向全新的高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