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PK丰田:酝酿纯电动新对局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电动化,市场,竞争
  • 发布时间:2022-01-12 20:21

  在与传统竞争对手丰田 的激烈对阵之外,由于特斯拉 等纯电动车企的强势崛起,大 众集团的转型之路并非一路顺 遂。尽管资金雄厚、技术储备 充足、供应链全面,但市场竞争优势正逐渐模糊。

  未雨绸缪 大众转阵电动化

  据已披露的大众集团2021 年前三季度财报,大众集团全 球销量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 37.91万辆,达到了675.61万 辆,实现5.9%的正增长。在 销量结构中,大众品牌还是绝 对主力,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 379万辆,占比约56%。集团内 其他主要品牌销量占比与2020 年同期接近,分别为奥迪品牌 20%、斯柯达品牌11%、西雅特品牌6%、大众商用车4%和 保时捷品牌3%。由各品牌销 量情况来看,大众集团的整体 运营情况并无较大变化,依旧 表现稳健。然而从分地区市场 销量的同比增减幅度却可见端 倪:在众多2021年前三季度 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的地区市场 中,唯有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 降4.1%。

  如今,大众集团正在激 进的转型电动化。集团CEO赫 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 自上任以来,除了在电动化领 域持续投资数百亿欧元以强调 全面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便是 不断提出裁员计划以推行内部 改革,力求削减支出成本,为 平台化的电动汽车生产体系让 路。在2021Q3财报电话会议中,迪斯再次主张削减3万个 工作岗位,不惜得罪工会也要 加速大众的电动化转型进度。 此外,迪斯还对大众工厂低效 的生产模式表示担忧,他在同 年10月的另一场监事会会议中 表态,“特斯拉柏林工厂正在 提高生产效率,有望实现造一 辆车仅需10小时,而大众的电 动汽车工厂生产一辆车却需30 小时。”迪斯期望大众工厂效 率可以提高到20小时生产一辆 车,而提效则意味着工厂自动 化与裁员的双路并举。

  不过这番大刀阔斧般的 改革,也并未让前路顺遂,而 视作主力的中国市场销量增幅 未及集团整体增速,只是大众 集团坎坷电动化的一种直观表 现。尽管2021年大众ID.系列电动车在中国密集上市,但截至 当年11月销量数据,一汽、 上汽大众新能源合计单月销量 仍处于TOP 3之外,位列比亚 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之 后。

  在中国本土品牌同样加码 电动汽车的当下,大众面对的 是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其目 前在华推出的ID.3、ID.4(包 含上汽大众ID.4 X和一汽-大 众ID.4 CROZZ)和ID.6(包 含上汽大众ID.6 X和一汽-大众 ID.6 CROZZ)共五款车型离 最终每月20000辆的目标差距 依然不小。尽管销量增速已从 交付初期的单月不足1000辆猛 增至13000余辆,但相比特斯 拉只凭一款Model Y就能单月 两三万辆的情况,大众ID.系 列电动车的中国市场仍未完全 打开。

  这与大众相对保守的产品 端开发不无关系,也同样是传 统车企在进军电动化过程中的 “惯性”表现。上汽大众的管 理团队曾在面对媒体时表态: “如果将多年以来形成的基因 抛弃掉而去追求形式上的与众 不同,这种所谓的颠覆将与大 众无关。”换言之,便是不准 备像新势力那样以‘激进’的 姿态去全盘接受新的产品。对 于性能不够“颠覆”的产品,大众的工程师们同样认为,在 现阶段追求续航里程、电池寿 命、驾驶乐趣等方面之间的最 佳平衡,似乎才是电动化发展 的可靠路径。

  这种谨慎态度无可非议, 对于全面转型尚不明朗的新领 域时无疑容错率会更高,何况 大众ID.系列在欧洲市场着实 销量可观。据汽车数据平台 Carsalesbase统计,在2021年1 月至8月,大众ID.3和ID.4在欧 洲销量分别为45194辆和31977 辆,一度占据欧洲电动汽车月 度销量榜首。

  然而进军中国市场,大 众ID.系列却未能携势“乘风 破浪”。同时,相对中国本土品牌车型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 面的同步投放,颇具“中庸” 特性的大众电动化产品似乎出 现“水土不服”。普华永道曾 在研报中对此系统分析:大众 ID.系列是优秀的电动车,但是 不够智能,比较适合仍处在电 动化“第一阶段”的欧洲电动 车市场需要。而中国电动车市 场由于受到特斯拉、蔚来、小 鹏、理想等品牌的带动,事实 上已经进入“电动车+智能车” 的第二阶段。以此来解释为何 ID.系列能在欧洲大卖,却在中 国反应平平。

  阵中求变 数字化再加码

  由于单一发展电动化的市场后劲不足,所以,大众随即 谋求一场阵型变化,来适应计 划外的新形势。

  大众集团仍在加大电动汽 车方面支出,并着手加码数字 化研发。目前大众已经对新5年 支出计划进行更新,预计2022- 2026年期间的总投资高达1590 亿欧元。其中,电动汽车支出 将提高约50%至520亿欧元;而 用于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 部分为300亿欧元。该计划到 2026年,将集团的纯电动汽车 销量占比提升至25%。

  在计划刷新的同时,2021 年12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监事 会宣布了一系列关键部门高管 的人事变动。尽管迪斯此前因 工会争端颇受争议,但此番仍 成功“过关”,得以继续留任 CEO并推行自己的改革政策, 只不过重心将转向集团业务并 全面负责软件部门CARIAD。

  C A R I A D 即“ 汽车, 我是数字化”(Car. I Am Digital)的缩写,资料显示, 该软件部门成立于2019年, 当时大众将Alphabet旗下的 谷歌作为软件开发的标杆。而 如今该部门的一项明确目标便 是配合适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 牌和所有级别车型的机电一体 化平台架构SSP硬件平台准时 落地,并推出适配的E软件平 台。

  迪斯曾表示,“在汽车 软件领域,欧洲车企仍有机会 建立强大地位。”同时也坦言 这也将是与中、美车企开展激 烈竞争的一大领域。大众很清 楚,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 代,若不能建立起以软件能力 为主导的组织架构,研发进度 和产品节奏必然受限,进而会 影响到这头“大象转身”的整 体进程。成立至今,CARIAD 已经可以做到升级并远程更新 MEB平台的产品,诸如大众 ID.4、斯柯达Enyaq以及西雅 特CUPRA Born。而在未来, 还将分阶段完善更多功能,包 括针对奥迪与保时捷车型的远 程在线更新,以及新的统一信 息娱乐系统。

  长期以来,智能软件与数 字化技术都是大众的短板,尤 其是相比特斯拉等在此领域颇 有建树的同行友商。所以在着 手自研开发的同时,大众同样 引入第三方企业。据德国《商 报》消息,CARIAD与汽车零 部件供应商博世或将在汽车软 件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迪 斯认为,“向其他竞争对手开 放大众汽车的技术平台,共同 打造软件系统,是大众汽车规 模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基 于此,CARIAD也在尝试新的供应链关系,并改变传统的单 一采购模式,深度定制开发。

  这种折中举措与大众电动 化产品的“中庸”布局颇为相 似。对大众这样的车企来说, 若完全选择软件全栈自研,难 度大、周期长,而时间不等 人;而若完全放弃,则意味着 交出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所 以大众在自研和合作“两难” 中选择齐头并进,并非难以理 解。显然对于迪斯来说,能否 在短期内补足产品在软件与数 字化方面的短板,已事关大众 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能否追赶 上特斯拉等电动领域领跑者的 步伐。

  老对手丰田终动身

  大众“先发”电动化的时 间窗口正在缩减,随着一个个 传统竞争对手纷纷走向电动赛 道,其在传统市场的最大对手 丰田,也终于动身发力。

  在大众投身电动化的同 时,丰田凭借混动和燃油发动 机技术的优势,继续在传统领 域获得进步。2020年,丰田 先是从大众手中重新夺回全球 销冠的头衔。当年,丰田全球 销量为952.8万辆,同比下降 11.3%,而大众的降幅则达到 了15.2%,销量为931万辆。

  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缺芯影响延续,大众第三季度交付量 同比下降24%,仅为197万辆。 这令大众营收同比下降4.1%至 569.3亿欧元(当时约合641.8 亿美元)。这番失利也使得丰 田以661.2亿美元又收获了营 收的头把交椅,在此之前,虽 然丰田一向以高利润见长,但 营收却一直被大众所压制。鉴 于丰田在2021第三季度良好 收益,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证 券(MUFG Securities)分析师 Shinji Kakiuchi表示,丰田将 进入“生产复苏”阶段,并随 着产量增加与新车价格上涨因 素,丰田的营业利润率将继续 保持在高位。

  尽管传统市场“春风得 意”,但丰田终究还是顺应纯 电动大趋势,对既有的新能源 发展战略做出调整。2021年12 月14日,丰田发布全新的电动 汽车战略,表示到2030年将累 计投入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4480亿元),用于纯电动、混 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电气化 车型技术研发和设备投资。其 中,纯电领域将占电动化投资 的一半。同时鉴于全球猛增的 纯电动车型需求,丰田在此次 发布会上一举推出16款纯电新 车,其中包含丰田品牌12款, 雷克萨斯4款,基本涵盖了轿 车、SUV、MPV、跑车、皮卡、K-Car等乘用车品类。除此 之外,丰田章男还规划到2030 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导入30款 纯电动车型,届时将构建包括 乘用车、商用车在内的全领域 产品阵容。

  与此同时,丰田不惜拿出 手中“王牌”,高调宣布豪华 品牌雷克萨斯将全部电动化, 预计到2030年,雷克萨斯旗下 所有车型均提供纯电动版本, 在中国、北美、欧洲等主要市 场实现完全纯电车型销售,全 球销量达到100万辆。

  随着新能源转型战略的 逐步展开,大众和丰田这两个 在传统燃油领域长期对阵的老对手,注定还有一战。在迪斯 看来,“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 代已经结束”,他更希望能带 领大众在新的时代中占领一席 之地。而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 此前虽多次抨击纯电动汽车发 展,但也承认“选择什么样的 汽车,决定权不在丰田,而在 各地市场和消费者。”事已至 此,大众、丰田两大车企巨头 均已开启电动化转型之路,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意味着 传统车企间正在酝酿纯电动市 场的新对局,以大众、丰田双 方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和特斯拉 等新势力的对决同样“山雨欲 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