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2-04-08 16:29

  【摘要】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实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其他科目相比,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以上情况,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并结合了具体事例,提出了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希望能为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九年级学生正值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为主。著名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实验对学生来说既新奇又好玩,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对比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总结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展开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各小组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动手组装一套最满意的实验装置,召开“装置评审会”,再由各小组选取代表作为推介员介绍本组设计装置的优点,其他小组展开谈论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出一些能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创造欲望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收获知识,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适当增加课外实验,体现实验生活化。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化学,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也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与生活中的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常见的盐-碳酸钙”这一内容时,可以拿整只鸡蛋放入装满盐酸的烧杯中,浸泡了一会儿后,让学生观察现象。可以看到鸡蛋在动,表面覆盖了一层气泡,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烧杯口,发现木条熄灭了,于是可以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学生说鸡蛋壳被盐酸腐蚀,也有学生会说木条熄灭了,是因为氧气不足。等等,气氛一度活跃的要收不住场时,教师顺势就这些现象给予解答:“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在酸环境下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些现象的原因。”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理解记忆大有帮助,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家用醋来代替盐酸进行实验,然后再用醋看能否清洗烧水壶中的水垢,原理是否一样呢?这样贴近生活的实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又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系统化、深刻化。

  三、适当改进实验方案,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充满神奇和乐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实验现象和结果充满期待,但是化学实验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按部就班完成。新课程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中,我们完全可以适用生活中的物品组装实验装置:采用三个塑料饮料瓶,用塑料吸管连通起来,在瓶口悬挂用酚酞溶液浸泡过的小花,然后在第一个瓶的瓶盖安放吸取浓氨水注射器。实验开始时,用推动注射器,从塑料瓶的内壁缓缓注入浓氨水,很快就可以看到,该瓶中的小花变红了,过一段时间后,第二个和第三个塑料瓶中的小花都接连变红。还可以再次实验,注射完浓氨水后让第一个塑料瓶用水浴加热,看小花变红的速度是否加快呢?这样的方案设计,相对于课本来说,现象更明显,可以把几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还可以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改进传统方法,不断更新理念,有意识地创造让实验在教学中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把化学实验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魅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步学会探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才能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爱玲.浅谈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J].亚太教育,2016,08:150.

  [2]钱勤.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3,(6):57-60.

  [3]陆长云.有效开展中学化学实验的深层系思考[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4,02:87-8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