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探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
  • 发布时间:2022-04-08 16:32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的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但是要切实上好一堂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的开头导入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其困难程度对小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推理能力较差、逻辑性不足以及好奇心较强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开展有效措施,合理选取导入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兴趣的产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从而主动探究未知领域。

  2.新颖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具有吸引力,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可以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对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新颖的事物很容易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导入时,必须保证资料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需要教师深层次地挖掘导入最佳切入点,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学生能否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开始,并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通常来讲,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从兴趣方面着手,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其更愿意对自身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参与,如果自己对此项活动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或者不愿意参与,那么小学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讲解之前,必须采取有趣新颖的课前引导方式,以此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积极的认知心态,最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在班级创建一个购物情境,使小学生能够对人民币的使用价值做到基本了解,区分不同的人民币,在看到自己喜欢的零食或者书本,小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教学目标

  对于课堂导入方式来讲,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数学教师在选取课堂导入方式时,通常情况下都需要选择与此次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方式,小学生在完成课堂导入活动之后,便可以全面了解此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从而更加便于数学教师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学知识,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进而形成大概的学习思路,此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和认知,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更加细致地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数学广角”知识时,此节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小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小学生的多种思维模式,以此快速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学目标考虑,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活动时,可以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三条货船卸货的教学案例,小学生可以分析动态的画面,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思路,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掌握了此节课的学习内容,便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从而确保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成。

  三、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导入方式的选择,必须同新知识的内容相符合。有的课程属于复习课,有的属于练习课,也有的是新课,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比如,在学习新知识时,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考虑承上启下,在对旧知识进行回顾的同时,实现了新知识的导入,合理整合新旧知识,使学生便于对知识的理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设定不同的导入环节,但是均不能与教学内容相悖,在保证导入环节新奇具有新鲜感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此种方式可以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导入环节的设置,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导入方式可以由浅入深,可以选择一些易于理解的小故事或者小寓言进行导入。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阶段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阶段,数学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合理结合,采取有效而又新颖的导入方式,以此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景兰.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J].新课程(小学),2013(9):194-195.

  [2]陈喃喃.浅谈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8):62.

  [3]郑燕,卢越.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引发的思考:导入的重要性[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22):245-24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