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学生思维,激活方法
  • 发布时间:2022-04-17 20:50

  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与前进,现今社会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今的语文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育,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现实性意义。

  1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1缺少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对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而传统教育理念在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下,在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功利性较强,并且更多是对教材内容的机械讲解,在阅读教学中也仅仅是带领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后,由教师直接对文章进行分析,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教学形式也更加死板,缺乏对学生在主观能动性上的激发,疏于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久而久之也会逐渐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不少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强,需要由教师加以强制性的管理,而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大幅度的削减,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并且普遍存在教师对教材过度依赖的现象,对教材内容的生搬硬套甚至出现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简单的认为将教材内容讲解给学生即可,忽视了学生对于教材文章的理解能力和程度,究其根本还是教师缺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来看待的观念,并未注意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上的差异,这种在教学理念上的落后最终就会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1.2缺乏对口语交际培养的重视

  在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更多围绕着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展开,由于中高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教师在对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缺乏重视。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口语交际能力在考核制度上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甚至有很多学校没有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直接考核机制,也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秉持着更加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教授。并且,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同,作为更偏向实践方面的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更多,难免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展以及教学任务的安排,久而久之,会给教师带来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因此对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在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中还发现,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规划中所占的课时内容较少,虽然当前在小学阶段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升,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只在对语文园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教学设计上缺乏对口语交际能力的专项设计,更多情况下是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附带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难以得到系统化的锻炼,因此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提升也就较为缓慢。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2.1创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要真正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就必须首先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要让教师认识到语文思维模式的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意义,以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情况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性格发展和学习能力上的特点以及局限性,不能盲目的采取惯用的教学手段,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当前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要全面发展和具有综合素质,而要在教学中实现这点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实现学生开放性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开展学习活动,这也是贯彻儿童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多以课本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有限,并且教材内容受限于篇幅,能够给学生展现的知识面也较为狭窄,因此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通过增加课外阅读等环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通过文学阅读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

  2.2利用口语交际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教学情境作为丰富课堂内容、营造教学氛围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中也同样如此。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代入感,尤其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这种偏向于实践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主进行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难以长时间地保持对某一具体事物在注意力上的集中,而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使得教学情境的创建贴合学生的发展情况,最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实效性。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规范性,发展心理学中曾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他人的模仿痕迹较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会不自然的对他人进行模仿,其中既有好的内容也有不好的内容,在对他人的模仿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用词不当、表达模糊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引导,一旦学生出现用词不当和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同时,对于口语交际而言,礼貌得体不仅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教学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仪态动作以及对称谓的恰当使用和不同场合下的正确用语,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语文思维模式,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3加强评价,提升思维水平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关注评价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学生对课文中人物或事件的评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要以理解为前提,有的还需要进行深入研读。只有在充分掌握人物特点或事件经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有价值的评价。加强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立足学生思维的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和优化,切实推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落实与发展,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中逐步发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小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0):85.

  [2]王金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C]//.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2067-2069.DOI:10.26914/c.cnkihy.2020.04479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